芒种忙收又忙种

2019-06-06 09:53:43 来源:本网原创 作者:乔忠延


        芒种的特点一个字即可以概括:忙。
        忙什么?忙收又忙种。收什么?种什么?
        这么说实在太乏味,干脆用两首诗说明吧!描写收的代表作,是白居易的《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看看忙到何种程度?忙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如此辛苦还不敢休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足见这收麦子的事多么重要。
确实重要,麦熟一晌,午前还有点泛青,正午太阳一晒,立马灿黄灿黄。此时若不收割,风吹会落粒,雨淋会霉烂,更怕遇上冰雹打,那样成熟的粮食会碎烂在地里。
 

      农人说,五黄六月,龙口夺食。真真是夺,抢夺,和狂风暴雨抢夺,和雷霆冰雹抢夺。现在收获用收割机,省了多少事。先前用一把弯弯的镰刀割麦,割得汗流浃背,割得腰酸背疼,疼也不敢歇息,一气要割得日落月升才敢直腰,可此时,腰哪里还直得起呢!有人在诗中这么写道:“父亲用弯弯的镰刀/把麦子割倒 / 麦子用弯弯的月亮/把父亲割倒。”写得富有情趣,活画了收割麦子的辛苦。
       描写种的代表作是杨万里的《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读此诗像在看一幅劳作画,不,是在看形象逼真的电视纪录片。“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全家都动员起来了,而且分工明确,轻重有别。接秧、拔秧活儿轻,小儿、田妇干;抛秧、插秧活儿重,田夫和大儿干。
干得有条不紊,干得热火朝天,干得“雨从头上湿到胛”,也不敢停歇,还得抢着干。抢什么?抢时间,分秒必争。农谚说得好:“春争日,夏争时,五黄六月争来回。”春天是一天一天往前赶,夏天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往前赶,而在播种插秧的关键时刻,则是一个来回一个来回往前赶。这是农人长期积累的经验,播种插秧倘若推迟一个来回,秋日庄稼都可能成熟不好,不争行吗?
 

 
       最有意思的是芒种这个节令还潜在着农家哲理。民谚说:“四月里芒种齐芒种,五月里芒种过芒种。”这是说收割麦子的时间,若是农历四月芒种,那芒种这日准能收割;若是农历五月里芒种,那肯定要过了芒种麦子才能成熟。
乍一听令人纳闷,五月比四月靠后,为何要待过了芒种才能开镰?细一想是因为农历有闰月的年份往往要推后一个月,时间差别很大。若是五月里芒种,那准会因为气温低,麦子的成熟姗姗来迟。这其中是不是有些辩证道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农人如此辛忙的时候,达官贵人却闲适得无事找事。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记下了女子们的情形:“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这是干什么?是祭饯花神。夏日渐深,百花开过,芳姿凋谢,花神自该退位。于是,礼貌的饯别送归花神。这岂不是典型的没事找事。
 


    
 
      世事就是如此,忙的忙死,闲的闲死。不过,常常遇到的是忙的还未死,闲的已经死了。大观园突然的分崩离析,就是这种历史传真。可要不是这样,社会就会有天塌地陷般的变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