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的思考与心声

2019-11-12 09:29:53 来源:光明网 作者:

 20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地方实践上升成为国家层面制度性安排,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推动人才下沉,把更多创新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需要从何入手?以何为重点?让我们一起听听长期奋战在田间地头的科技特派员们的心声。

  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王友国:

  新时代的科技特派员工作要向精深发展,要引入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强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做优现代农业。有关部门要在政策、经费、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农业科研投入,为科技兴农富农注入源头活水。

  更加注重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创业引领作用,既让创新链服务于产业链,又围绕产业链组织资源,在农村广阔天地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科技特派员工作要更进一步向宽领域转变,从农业延伸到涉农电商物流、生态治理、旅游文化等领域,既聚焦“三农”,又跳出“三农”,立体式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活力。

  福建省科技特派员苏海兰:

  在生产实践中,科技特派员不仅要向农民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还要与其他科研人员合作研发,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但在田间地头投入的大量时间、取得的增产增收,却不能体现为科研成果与学术论文,这往往会让科技特派员在职称评定、经费保障及项目申请上处于劣势。建议有关部门创新工作机制,把农业的增产增收也纳入科研人员的工作成绩,并给予相应支持与鼓励。

  要激发广大科技特派员服务热情和创业活力,对科技特派员项目经费的分配和使用作出适当改革,要让做出成果的科研人员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给科研人员切实的物质激励,不能只见物不见人,不能搞平均化、一刀切。

  石河子大学科技特派员赵宝龙:

  农业科技覆盖面广,各细分领域专业性都非常强。各科研单位选派科技特派员,应在充分调研了解地方需求后,有针对性地选派有专业基础的科研人员到基地去,从而让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建议各地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入股、知识产权入股、领办创办企业等方式,与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将大批优秀人才引入农村农业,实现人才要素向农村农业的稳定流动,打造一支乡村振兴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为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应该借力各地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科技特派员+合作社+示范基地+种植大户”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积极组织开展科技项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实现利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