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郭若桥:农民心中的“红枣书记”

2019-03-14 11:13:38 来源: 作者:

     

永和县阁底乡奇奇里村“第一书记”郭若桥

  临汾新闻网讯 永和县阁底乡奇奇里村,距县城60公里,紧靠黄河,共有215户631人,辖奇奇里、下虎山、后冯家腰、曹家山4个自然村,面积6000余亩,有耕地3000余亩,全村主导产业是红枣、小杂粮等农副产品。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山西省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临汾市脱贫攻坚步伐,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及用好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三位一体”精准帮扶工作队伍的要求,2015年8月,郭若桥被临汾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奇奇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刚来到奇奇里村,郭若桥在住宿、吃饭方面很不适应,村里的跳蚤、蚊子把他咬得满身是包,最难耐的是夜晚想家时的寂寞,这里因为地处偏僻地区,手机时常没有信号,想和家里人联系都很困难。

  调查走访 深入百姓

  郭若桥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年仅27岁的他克服了心里的浮躁和寂寞,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按照李新春部长对“第一书记”提出的“站位要高、干事要实、律己要严、成效要好”的要求,转换角色,以村为家,他从调查情况入手,挨家挨户走访,访遍了全村,了解村情现状,并向老党员、老干部取经、学习。

  通过走访,郭若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全村共有贫困人口65户171人,大多都是因为信息闭塞、知识落后、缺乏技术及疾病造成的贫穷。

  但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里民风淳朴,尤其让郭若桥感动的是在走访一个困难户的时候,一个患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的老人,但当被问及家里有什么困难时,老人则什么也不说,并制止家里人谈困难,后来了解到,老人的大儿子在外打工时触电身亡,二儿子快40了还没结婚,家里的实际困难要比想象得大,但老人怕给政府添麻烦,一直就不让家里人给外人说。

  引水修路 为民解困

  奇奇里村唯一进村的道路是顺着山脊上修的一条简易路,说成是羊肠小道一点也不为过,经过调研,郭若桥感到产业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差是问题的根源。郭若桥积极向有关领导汇报,通过努力,在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下,开工建设了高家疙瘩至奇奇里村的7.3公里旅游三级公路;打通了奇奇里景区至阴德河古村落的2.8公里沿黄栈道;建设完成了奇奇里村至景区的路和停车场。随着这些路网的开工建设、改造完成,将极大地促进林果业、种植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带动奇奇里旅游资源的开发。

  道路修通后,郭若桥又与村干部们一起努力,给村里新装了30多盏太阳能路灯,完成了奇奇里村的亮化工程。一提到路灯,村民都高兴地说:“你看郭书记为漆黑的村子里种上了月亮,一到晚上全亮了,现在出门再不用带手电了。”

  奇奇里村历来吃水靠从山里手担肩挑,怎样才能让村民用上方便、洁净、安全的自来水呢?这是郭若桥考虑的又一难题,2016年春在市、县、乡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一条通向村民家中的自来水管道开始铺设了。

  情系群众 解民之忧

“第一书记”带领枣农进城卖枣

  郭若桥一边搞基础设施建设,一边构思让老百姓脱贫的门路。如何将奇奇里村的优质红枣推销出去?2015年冬,郭若桥带着村干部到临汾闯市场帮助村民销售红枣万余公斤,他在市区的繁华街道和小区门口摆地摊,一站就是一天,饿了就吃些自己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几口自带水,他还自己设计了红枣商标和包装,提高了奇奇里村红枣的知名度。

  在推销红枣的同时,郭若桥还联合隰县的第一书记杜凯群搞了一个“枣想和你不分梨”的活动,将奇奇里村的红枣和隰县的梨放在一起推销,这个活动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打开了奇奇里村红枣的销售市场。

  郭若桥还拿出自己的精神文明奖金,在村里成立红枣基金,用这个基金为有困难的枣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015年9月,郭若桥协助摄影家协会在奇奇里村举办了“魅力乾坤湾,多彩奇奇里”的摄影活动,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地请来威风锣鼓和蒲剧演出。活动吸引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来看红火,人数高达800余人。为了让活动有序进行,郭若桥把村干部和党员分成几个工作小组,负责接待、饮食、住宿、安全工作。晚上村里还组织了篝火表演,当篝火点起时,群众眼睛里仿佛都闪烁着希望,村里的老人说:“只要咱们跟着共产党走,就有希望,日子就会过得红红火火……”

  后来,奇奇里村的摄影作品在平遥摄影节上展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村里也陆续来了很多地方的游客,村民还自发干起了农家乐,为奇奇里村的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2016年春节前,郭若桥还积极与临汾日报、临汾工商行的摄影爱好者们联系沟通,组织了送“福”到家的爱心活动,让摄影爱好者们到农村为老百姓拍一张属于自己的全家福,当一张张全家福定格在相机里时,村民的心里乐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郭若桥做的这一切,奇奇里村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民们不管大人、小孩都亲切地称郭若桥为“小郭书记”。2016年1月的一天上午,在一阵鞭炮声中,奇奇里村村民自发地给郭若桥送去了一幅充满深情厚意的锦旗“解民之忧,情系群众”,这面锦旗表达了奇奇里村村民的感激和期望,也是对郭若桥在奇奇里村工作的肯定。

  精准把脉 规划蓝图

  对于奇奇里村的下一步发展,郭若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和村“两委”研究制定了一个远景规划。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奇奇里村靠着天下黄河第一湾——乾坤湾,这个“S”型大转湾的神秘造型,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相传远古时,太昊伏羲氏在这里“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交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时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靠着黄河这条巨龙,用举办摄影比赛、篝火晚会、农家乐等形式,带动旅游业发展,精心打造“多彩奇奇里,魅力乾坤湾”这个旅游品牌。

  郭若桥与临汾十二中等院校联合在村里成立教育、教学活动实践基地,利用每年寒暑假期,让学生们在奇奇里村开展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农村现状,了解基层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高校的大学生利用假期义务来村里教老百姓专业知识,教村里孩子们读书学习。

  郭若桥计划在村里抓精神文明建设,举办首届奇奇里村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年底进行评选颁奖,通过德、善、孝等方面的道德约束,让村民规范自己行为,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让全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利用电商平台,精准扶贫,为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免费开设网店,同时因户施策,帮每个贫困户推出一款农副产品,通过互联网将奇奇里村的农副产品推销出去。

  搞爱心众筹,在村里建一个红枣示范基地,利用农科院的先进技术,爱心人士的资金,农户的力量,科学管理,科学种植,将“永和乾坤湾红枣”这个品牌做大做强。

  建设奇奇里村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动扶贫由过去“输血”向“造血”转变。

  奇奇里村的发展任重道远,郭若桥带领着村“两委”班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猎奇 余正林 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