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郝斌元:追梦的故事,在十米车厢里讲述......

2019-05-09 11:16:55 来源: 作者:

 

       22年,驾驶公交车行驶80余万公里,没发生过一起交通安全事故,没支出过一分钱的事故赔偿,没收到过一个违规罚单。

  22年,服务过上百万的乘客,没有发生过一起服务纠纷,没有一个乘客对他的服务进行过投诉,收到的全是褒奖和赞扬。

  22年,上班没有迟到或早退过一次,没有请过一次病假,没有少出过一天勤。

  这,就是临汾公交21路公交车驾驶员郝斌元的成绩单,也是他22年的生活轨迹和执着追求。

  在春暖花开的一天下午,记者在临汾公交公司办公大楼里,约见了这位公交战线的杰出代表,听他讲述追梦的故事。

  在平凡岗位上寻找工作乐趣

  简单的事情用心做就不简单,平凡的工作真诚做就不平凡。郝斌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今年51岁的郝斌元,从1997年调入临汾公交公司至今,已经在驾驶员岗位上走过了整整22年。22年星移斗转,流失了岁月,苍老了容颜,不变的是他的职业理想和满腔的热爱。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找到了工作的乐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公交驾驶员是熟练活也是技术活,说简单也简单,只要驾驶技术过关就能跑,但要确保长期人车和谐,安全行驶无事故也并非易事。除了需要对乘客的爱心、专心外还需要匠心。他认为,要驾驭车辆,必须懂得车辆,闲暇时,他认真学习了解车辆性能、构造和常见事故的处理办法。每天出车前,有“两转一听”的习惯,围着车辆转一圈,走进车厢转一圈,发动车辆听声音,将问题解决在未出发状态。

  公交车厢是一个小社会,每天流动的顾客成百上千,什么样的顾客都可能遇到。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乘客,他苦练基本功。利用休息时间了解公交沿线工厂、商店、学校分布情况,采取看手表、记门牌和门前特色等方法,使自己成为公交线路上的“活地图”。通过查字典、听广播、看电视,学说普通话、自学哑语,学习英语。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工作规范、职业道德、乘客心理分析、以及急救常识等,全面充实自己,为乘客提供周到贴心的服务。

  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单调重复的工作,他却不厌其烦,干的有滋有味,对他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起点,每一天都孕育新的希望。

  把十米车厢营造为一方文明净土

  在郝斌元的口袋中,经常会装一些零钱,那是为了满足乘客的不时之需。在手机支付成潮流的当下,经常会有人出门不带钱,上车后马上下载掌上公交又来不及,每当这时,他就会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替他们支付。

  遇到腿脚不灵便的老人或残疾人,他会主动或号召大家搀扶他们上车,让他们扶好坐稳才开车。对不熟悉地形的乘客,他主动提醒该下的站点,告诉他们转乘的车次。他把驾驶室当成传播文明的窗口,用满腔的热情迎送每一位乘客。

  工作中,他也特别注意对特殊乘客“察言观色”,想乘客所想,帮乘客所需,解乘客之急。

  2017年冬季的一天,车辆到达终点站,一位20多岁的女孩子却靠在座椅上,迟迟不下车,只见她脸色苍白,呈浑身无力状,凭经验他判断女孩是低血糖。当时,正有一个实习的司机跟班,他告诉女孩别动,让实习司机在车上陪着她,自己跳下车一路小跑去附近的小卖部买了两根棒棒糖,吃了糖后女孩很快缓过劲来,连声道谢。

  今年正月初二,在停车场备车等候期间,他看见一个小伙子在停车场来回走动,焦虑不安,就主动走过去问他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吗。小伙子不好意思地说,能让我用下你的手机吗?好的!郝斌元不由分说,就递给了他,在这位小伙子与家人的通话和随后的问询中得知,他是刑满释放人员,前几年因与人打架被判刑,刚从监狱里出来,家在安泽,身上的钱不慎弄丢了。郝斌元安抚他说:别着急,我来帮你想办法。摸了一下口袋,还有150元,就全掏出来给了他,又专门给他找了一块的零钱,让他赶紧坐车回家。对方感动地说,我记住你的电话了,回去就给你发红包。郝斌元说:不用了,只要你能安全回家,好好做人就好。小伙子没有食言,第二天加了他的微信,发来151元的红包。和红包一起发来的还有一段情真意切的微信。

  微信是这样写的:“大哥您好,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感谢你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助我一臂之力,您是我今生的贵人。”

  “我是走过弯路的人,像我们这样的人,许多人避之不及,而你我萍水相逢,却能伸出援助之手。我会将您的这份真情珍藏在心,自食其力,重新做人……”

  之后,他们成了好朋友,经常沟通交流,小伙子现在在一家公司打工,工作也很努力。看到他生活的平静、安逸,郝斌元心里感到十分的欣慰。

  但当初,得知郝斌元给小伙子拿钱的时候,几乎百分之百的朋友是反对的,有人说,要是骗子怎么办?也有人说他是冤大头。但郝斌元不这样认为,他说,即使他是骗子,我少了这150元钱也无所谓,但如果大家都怕上当受骗,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就会陷入困境,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我相信我们的社会还是好人多。

  郝斌元曾在8路公交线路跑了14年,见证了这里的小学生变成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与许多乘客成为熟人或朋友。期间,在他身上每天都可能发生的爱心琐事,树立了公交驾驶员的形象,也加深了他与乘客间的感情。大家用最朴素的方式,表示对他的认可和感恩。清晨,经常会有人将夹着火腿肠或鸡蛋的热饼子放到他的方向盘前面,也会有人在他的工作区域悄悄放上几根香蕉、几个苹果。这些温暖的举动,令他感动万分,化作更大的工作热情。

  满腔热血奉献岗位无怨无悔

  郝斌元生长在一个正能量十足的家庭,父亲曾是一名军医,退伍后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山区建设,在汾西县一个乡镇卫生院就职直到退休。母亲是老党员、老劳模,曾是临汾商业系统的一面旗帜,上世纪七十年代是我市响当当的“全国三八红旗手”。从小到大,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他树立了榜样,成为他爱岗敬业,执着追求的动力源泉。妻子通情达理,温和贤惠,默默承担起家庭所有的重担。女儿乖巧懂事,品德优良,从不让他操心费神,使他得以全身心投入工作。

  公交一线,全年无休,尤其是前些年,每天工作时间达10个小时,而且一个萝卜一个坑,他每天都在岗位上忙碌,家里的事很少有时间打理或过问。孩子从小到大,他从没参加过她的家长会,从没时间带她去公园游玩,或去外地度假。2010年孩子参加高考,公交公司也在开展助力高考活动,他却顾不上去接送自家的孩子……

  2007年,父亲患上了胃癌,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从来没请过假的郝斌元破例向公司请了几天假,陪父亲去外地做手术,回来就匆匆上班了,原以为做完手术父亲会很快康复,孝敬他的日子还很长,不曾想他的身体日益衰弱,从做完手术到去世仅仅过了三个月。在父亲临去世之前,从父亲的眼神中能看出,特别渴望他留下来陪伴,可那段时间单位人手特别紧,他根本不好意思张口请假,原想等请假的同事上班后就回家为老父亲尽孝,可他没等到这一天。

  那天清晨,父亲精神特别好,他走时父亲特意拄着拐杖把他送到大门口,向他挥手告别,他很是高兴,以为父亲病情好转了,没想到,这竟然是他和父亲的诀别。

  下午3时许,正在工作途中,他的手机突然响了,因为工作期间不能接电话,所以,等一个多小时到终点站后,才拿起手机,一看是家里来的,立即拨回去,妹妹说,快回来,爸爸他……话没说完就哭了起来。他心如刀绞,把工作安顿好,立即打车往回赶。推开家门,他惊呆了,父亲静静躺在床上,已经穿好寿衣,他发疯似的扑了过去,爸、爸,儿回来了,儿子对不起你呀……

  每每回想到这一切,他就感到锥心的疼痛,禁不住泪流满面,可他不后悔,他相信父母不会埋怨他。如今,他的女儿也走上公交车和他从事同样的工作,他们父女两个互相鼓励,齐头并进,为着同样的梦想奔跑。

  辛勤的耕耘终将获得丰硕的成果。2014年他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山西省到北京参加了全国五一劳模表彰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7年又被选为省人大代表。

  成绩面前,他谦虚地说,我所经历的这些事,在我们公司几乎每个驾驶员都经历过,我只是临汾公交这个温暖的团体中普通的一员。

  他依然早出晚归,步履匆匆,依然紧握他心爱的方向盘,在熟悉的线路上循环往复,笑容还是那样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