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父

2020-04-18 11:49:34 来源: 作者:陈果元

    父亲小时命很苦,一岁多没了我祖父,奶奶无奈,只得改嫁。剩下一个老爷爷,与父亲祖孙俩相依为命,苟活在这个缺吃少喝、饥寒交迫的纷乱世界上。
    穷苦的生活,艰​难的环境,战乱的年代,使父亲从小就早早懂亊,用嫩弱的身子挑起养家的沉重担子,把自己磨砺出一生勤劳节俭的品格。 
    我在家里是长子,​自从有了记忆,就觉得父亲从来不闲,像上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不停地干活干活。早饭时,为充分利用饭后短暂时间,干点营生,经常是拿钵碗舀一碗开水,放到炉圪台上凉着。吃饱后,端起钵碗咕咚咕咚一饮而尽,跳下炕,赶紧去干。中午尤其是伏天,村人也有午休的习惯,但我从没见过父亲歇过晌午。晚上我们睡的时候,他吊个煤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承袭祖传手艺,坐个折叠马札,又开始编龙窝,以补贴家用。赶微明我起床时,也不见父亲在炕上,便好奇地问母亲:“怎么爸就不睡觉?”母亲笑说:“你爸睡得迟,起得早,你们小娃娃瞌睡多,怎么能看见?”后来才知道父亲的作息规律是:每天天还未亮,就起来先去担水。家乡一直缺水,村人吃水很困难,大都在一个百十米左右深的黑洞子里去挑,起来的迟了,泉水就被别人抢完了,只好拿马勺等的舀。水瓮添满了,刚能看见走路,又提上龙窝去拾粪。等到天大明,队里上工钟一敲响,就拍打一下身子,与大家一块儿去劳动。父亲是个详细人, 不管干什活,泥里水里,还是地里野外,只要收工回来,身上都是干净利洒,没半点灰尘。  
    出于好奇,一个礼拜晩上,我故意在被窝里不瞌睡,看父亲怎样编龙窝。他先把乡亲们送来的荆条,用专用短把镰刀,把傍枝余节剔掉削平,变成了一根根顺溜光滑的条子,按粗细长短捋出来分列摆好。再把提前制作好的龙窝框架灌木把子,即在山里挑选斧把粗、木质坚硬、五六尺长较笔直的土兰木或楛藜木把子,砍回来在火堆或者炕炉子烟道里薰软,并固定为龙窝框架, 放在身边,就开始编了。首先拿中等粗细的条子,手脚并用,编好像蛛网状的龙窝底子;接着用利斧把框架把子两头,分别剁出来各两个小台阶,以钩住条子,起持重作用;然后用柔韧的长条子均匀的按四个方位,把框架牢牢地绑缚在底子上,一圈一圈地先粗后细的缠绕上来,中间,不停地用短把镰背“梆、梆、梆”的砸密实;最后用捋出的细条子像辫辫子似地把边子收好,一个筋骨结构、耐实漂亮的龙窝就成了。据母亲讲,父亲晩上熬夜可编成一担龙窝,因是给人加工,一半人情一半钱,可挣个三角五角的。如果是自己杀(割)的条子,连工带料,一担龙窝,则可卖一元钱。
    生产队时期,全凭工分吃饭。父亲苦成好,咬(niao)性大(tuo),天天出工出勤,就没见他误过。即便身体不适,也照常上工。遇到收秋打夏(ha),更是赚工分的黄金岁月。父亲常常是白天地里劳动,晚上场里加班,不是与人搭伴扇麦,就是搂个被子,主动要求看库房。每个农忙季节下来,父亲总比别人几乎多挣一倍的工分。 
    我们姊妹多,又有一个吃闲饭的老爷爷,但年终分配,我家从没当过短款户。过年时,父亲与母亲便炸麻花丸子,便在飘香的味道里,神采飞扬地和母亲排搭,咱们今年又是长款户,不但该分的都分了,还领了分红的钱。尽管没几块,但起码能过个好年。我们姊妹几个,像嗷嗷待哺的小鸟,爬在炕上眼馋地观注着,在灯光映照下,父母双亲满脸的红光,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待炸好后,先敬献老先人,然后就让我们美美地饱餐一顿香甜的麻花丸子。这是记忆中,一年中最甜蜜的日子,因为这是困了一年,等到的第一顿好饭,且不限量,可以放开肚皮,尽饱的吃。父亲难得清闲,仅仅就是初一这一天,歇歇脚,串串门,第二天又开始劳作了,从未改变。 
    母亲晚年身体不好​,父亲心疼母亲,每天三顿饭及收拾家务,他老人家全包了。再后来,母亲病情加重,父亲昼夜照护,不离左右,直至把母亲安祥地送走了。 
    由于父亲从小受苦早,劳动强度大,又常年不肯闲,所以早早的腿关节就落下了毛病。儿女们尽管听话,也很孝顺,这里检查,那里诊治,但主要是劳损过度导致,终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延缓发展,改善疼痛。还有那一双粗糙的大手,皱纹纵横交错,像千年的老树皮。一到冬天,十根指头常因受寒磨损,开裂流血,只好裹缠很多胶布。父亲韧性很强,从不言病;毅力惊人,照样该干甚还干甚。上了年纪后,两腿弯曲,行走已不方便,依然还帮助儿女干家务。除此,每天还抽出一定的时间,乐呵呵地柱个三爪拐杖,坚持锻炼散步。去世前几天还不肯停闲,直至油尽灯枯,才闭上眼睛,活了七十九岁,也算寿命不太低。 
    至今每每想起父亲那双像老树皮似的大手, 我不由鼻内发酸,只觉得对他老人家孝敬的不够,儿女欠父亲的太多太多了。
    从小苦水里泡大,一生勤劳的父亲,​遭死遭活也不让儿女再受恓惶,还千辛万苦增加收入,供儿女们上学。总算苍天不负有心人,把儿女们养育健康长大,辛勤培养成人。一辈子没见过大世面的父亲,晚年不仅跟上儿女住到城里,还享了个老年福。城里住的久了,又念家乡,想回村里转转,儿子们便安排小车,把二老送回村里。村人们见了父亲,都夸父亲这一辈子没白遭,孩子们都很争气,父亲颔首应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尽管二老晚年生活在幸福里,但从苦时侯过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忘节俭,父亲尤甚。记得六七十年代,普遍粮食缺短,家家生活苦焦,主食根本不够吃,大多以瓜来代。一次父亲吃红薯时,已经有点坏了变质,母亲说把它扔了,父亲还是舍不得,结果吃了后呕吐不止,让母亲埋怨了半天。不管什么锅里饭,吃完后,父亲碗里总是干干净净,常常因为我们吃不净挨父亲呵斥,嘴里不说,心里还嘀咕父亲太仔细。后来眼界宽了,世事经的多了,才知道过去一些大户人家吃完饭后,还要把碗里残留的粮米渣渣舔干净,这才明白父亲经常训导得对。改革开放以来,家家光景越过越好,不但吃喝过了关,白面馍馍成了顿饭,但父亲养成的节俭习惯,始终没有改变。
    遵循农村古老习俗,父母六十岁花甲以后,每年儿女们都要为二老过寿。回想自己当年孤苦伶仃的一个独苗,现在儿孙成群,成为一个几十口人的大家族,父亲那高兴劲,就甭提了!寿诞宴席上,儿孙们轮流恭敬地给老寿星敬酒,一辈子烟酒不沾、忙的茶也顾上喝的老父亲,为了不冷落气氛,也只象征性地抿一小杯。寿罢,父亲还要仔细地把剩下的饭菜拾掇提回去,不让倒掉。此时,父亲叮瞩儿女:“老人们常说: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现在条件好了,不用省吃俭用了,但也不能浪费呀!”想想现在的孩子,不吃这,不吃那,又是挑食,又是偏食,大手大脚,一点儿也不珍惜食物,不仅不利于身心成长,还出现畸性发育,实在令人担忧。尽管让他们这一代,再接受过去的忆苦思甜、吃糠咽菜教育,早已不合时宜,但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美德,永不过时,因此,加强 传统教育,势在必行。
    父亲一生勤劳不辍,历行节俭,终于使我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小时无房住搬了七次家,到77年允许自个建房,我家在全村第一户建起了五孔新砖窑。不由使我想起古人的名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父亲用勤俭二字,实现了他心目中从小期盼的初衷梦想。住进宽敞明亮、属于自己的新砖窑,父亲浑身轻松,劲头更足。长期压在心底的贫穷石头,一下子如释重负,永远扔掉了,继续不知疲倦地为全家创造财富。 
    勤能脱贫致富,节俭方可持家!勤俭二字,字意好解,做到不易,全凭努力、用力、甚至于付出艰辛的苦力,以及吃穿用度的细枝末节上身体力行,狠下功夫,才能解答合格。不仅如此,还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否则,将功亏一匮。许多过往大户,忽喇喇大厦覆倾,仿佛眼前移动,触目惊心,如雷警示!虽然我们在父亲身上,只学了点皮毛,无形之中,却深深影响着儿女们的成长,并终身收益。看见儿女们渐渐有了出息,他心内高兴,却不露声色,而是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常常训戒儿女们,有点本事了,切不可胡来八道。特别是我高中毕业后,在村里当了干部,父亲只要见了就“敲打”:“好好给人家公家干,在为人处事上,要公公道道,切不可欺负好人。”                        
    父亲去世经年,但时常言犹在耳,久而久之,每每想起,竟有振聋发聩之感。时间越长,越觉得父亲的人格魅力、示范效应,不断地升化,如大山一样,横亘在前,我们只能望其项背,子子孙孙永远学不完。现时,我们儿女大多退休,但后代子女,正处于年富力强,为国效力的大好年华,孙辈们大都在发愤攻读,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迅疾奔跑着。父亲修练一生的立身之本“穷要奔腾富要饶人”  ​与母亲的“但做好事莫问前程”的懿行家风,经众姊妹商议,做为家训,刻于父母的墓碑之上,传承子孙,永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