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金山,乡村振兴展开魔都“富春山居图”

2019-07-18 16:20:32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作者:

  乡村是什么?

  唐人王维这样曰: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两亩薄田,告老还乡;花繁月落,以诗和酒。乡村,是数千年来国人的精神家园。

  40年前,农村包产到户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新时代迫切需求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魔都的璀璨现代,似乎乡土已然缺席?

  未必!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共836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其中6833平方公里为陆域面积,至2035年,耕地、林地等非建设用地要占陆域总面积53.2%以上。

  在上海,至少超过一半的土地和乡村生态有关。

  魔都的乡村啥模样?大江东工作室走进金山区乡村,探访国际化大都市的乡村振兴故事。

  一个村子70多个岛,半年就变美了

  在金山漕泾镇水库村遇见唐四明,他正在自家菜园忙活。

  几平米菜地,种的却不少。西红柿正绿,茄子也快要成熟,方寸之间,井井有条。

  菜园边,几十棵玉米长势正旺,唐四明拿着剪刀,一手掰一手剪,转身扔过来几根,“尝尝嘛,自己家种的,味道好得很。”

  “不用不用啊!”

  扔过去又扔回来,好几个回合,印证这位80岁老党员的执拗与好客。

图片1

  唐四明在自家小菜园。 巨云鹏摄

  沿着老唐家菜地向四周看,几十户人家的门口都有一方菜园,连成了一个大园子。除了农作物,花卉也不少,向日葵昂着头,自由自在绽放。

  “以前还有养羊的。夏天时味道真不太好。”从水库村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启动,杜晶就来到村里,负责不少项目的规划和施工。他刚来时,村里宅前屋后空地,搭车棚、建鸡舍、挖菜地,五花八门、“各自为政”。

  没有规划,脏乱差必不可免,因水得名也因水而美的水库村需要转型。

  3.66平方公里的村域,近40%是水面,大小河道33条,总长约23公里,水面最宽处有100多米,主要河道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标准。

  而谁敢坐船在村里徜徉,水声潺潺,两岸碧绿。70多个小岛和半岛,随船头起伏,逐个露面……

  去年水库村被列为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利用良好水生态,建成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三位一体”的水乡,就成了村里的目标。

  新时代乡村振兴要求,除了“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整治宅前屋后脏乱的“微痛点”,反映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要求。

  “78个党员带头,通过‘热线接话、接待答话、上门谈话’给村民做工作,换思想,房前屋后宅基改造,不是一刀切,而是规范化。”水库村党支部书记沈海峰说,根据《漕泾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施意见》,水库村以党建引领,对宅前屋后小田地进行微改造。发挥农村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三支队伍先锋模范作用,以村规民约、宅基公约、河规民约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自觉参与“美丽宅基”创建、河道拦网整治、生活垃圾分类。

  过了半年多,246户村民不养畜禽了,河中的围网33条段拆除了,“美丽宅基”创建通过253户。宅前屋后规划起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三园”被村民打理的井井有条。

图片2

  “小三园”里向日葵盛开 巨云鹏摄

  “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六月初,《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21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的讲话——《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要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善于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不断完善顶层设计。”

  本月初,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乡村振兴时也说,“要以乡村规划编制为引领,深入研究上海乡村特点,彰显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风貌、乡村文化。”

  在金山,最能体现特色乡村文化的,莫过于农民画。

  “春天到了,我就画春天,夏天来了,我就画夏天……”,到访枫泾镇中洪村,农民画家曹秀文的画作让人印象深刻。

  画室门口,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猫狗嬉戏其间;画卷当中,有小桥流水、曲院风荷,有灶头人家、孩童戏耍。

  乡村如画,不仅是文化,还是产业。

  陈慧芳一家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4代9口人都善画。“金山农民画”的招牌越擦越亮,单靠画画,陈慧芳就有10万元左右年收入——枫泾农家女吃起了“艺术饭”。

  早在2006年,中洪村就成了“金山农民画村”的旅游景点。2年后,全国各地农民画家应邀入住,这里升级成“中国农民画村”。

  6月,金山农民画展“艺江南——春色秋雨图”在日本东京开幕。32位画家的75幅作品展出,从生产劳动、节令风俗、日常生活到农村新貌和城市气象,金山农民画亮相国际舞台。

  “诗与远方,画与田园,海与沙滩,美与金牌。”金山区委书记赵卫星概括得精当。

图片3

  中洪村掠影 唐小丽摄

  人均耕地面积0.12亩,上海乡村振兴更迫切

  金山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18年工作,乡村振兴排在前三位,盘点出这样的成绩单:

  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金山嘴渔村成功创建4A景区;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新义村、南星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待泾村、星火村、建农村成功创建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民增收机制日益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初显,村级经济合作社收益分配3563.9万元……

9667109acd96385c9dda108843d03e6

  水库村今朝景色 漕泾镇供图

  “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是许多农村真实写照。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上海人均耕地面积仅0.12亩,不足全国人均的1/12。

  十九大报告指出,“多数地区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对上海来说更为迫切。

  金山踩在了鼓点上。以待泾村所在的朱泾镇为例,全镇有家庭农场134户,专业合作社118家,土地流转率达96%。通过标准设施粮田建设,提高农田质量,全镇累计建设标准化设施粮田10276亩,占全镇农田的23%。

  2018年,全镇土地流转费从上一年每亩740元提高到840元,其中“花开海上”生态园土地流转费比同类土地高5%,达到每亩900元;生态园开园以来,每年解决120人就业,年增加村民收入250万元左右。门票收入10%归村集体,停车场收入全部归村集体所有。

  如何成为乡村振兴先行区?赵卫星提到“三个着眼于”:一个着眼于代表上海参加全国创建,比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试点、示范的,要全力以赴做好。第二个着眼于体现上海农村颜值和气质,推动农村更美,融合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第三个着眼于抬高上海发展底部,推动农民更富,力争每年农村人均收入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金山要成为新兴产业成长地、创新创业汇聚地、宜居宜游优选地、城市生态滋养地和联动发展共赢地。” 赵卫星这样展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巨云鹏 唐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