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教科局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侧记

2021-03-19 10:32:12 来源: 作者:才子庄园

  春临大地,万物复苏,在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第111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和第43个“国家植树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营造向上向善、德行天下的良好风尚,2021年3月8日,乡宁县教育科技局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我县研学旅游基地——才子圪垯,开展了一次别具特色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局机关共有60余人参与。

  上午八点半,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志分乘两辆车先后出发。汽车穿过宽阔的鄂邑大街,爬上了蜿蜒崎岖的山路,温暖的春风拂过层层山峦,鲜红的山桃花开满了枝头,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大小山梁。

  大约九点钟,志愿者们到达了目的地。大家把志愿者服务的队旗插在一块高地上,兴致勃勃地照了张合影。这时,才子庄园的开发者——退休干部郑中午老人热情接待了我们。老人身材较瘦,满头银发,但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用清亮的嗓音简要介绍了开发才子圪垯的艰辛过程。他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一心想着再为家乡干一件有意义的事,便选择开发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才子圪垯”。二十年来,他就在这5136亩的荒山上,种了二十万株经济林、30万株药材,整修出了1000亩机耕梯田,每年能打玉米、小麦、杂粮15万余斤。2013年又牵头成立了《乡宁县绿海仓林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了50多户村民加入。为了开发这片美丽的土地,他和老伴在土窑洞里点了十二年的蜡烛。在他的指点下,我们望着层层的山林和一块块平整的土地,深深地被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接下来,第一个活动项目是志愿服务活动——义务植树。老人带领我们到了一块斜坡上,简要介绍了植树的要领,大家便三人一组,开始挖坑、培土,栽树。由于前两天刚下过一场透雨,土地湿润,墒情饱满,铁锹挖下去,乌黑湿润的泥土便翻起来,一种充满春天的新的希望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一锹锹泥土挖下去,一片片泥土翻起来,一棵棵小树栽下去,大家在辛勤劳动的过程中,作为志愿者也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的生命力和团结合作的力量。
 

 

 


 

  义务植树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便开始第二个项目——学习传统祭祀文化,了解天文科普和体验观测。在郑中午老人的引领下,我们登上慕名已久的“才子圪垯”。
 

 


 

  随着郑中午老人的细细讲解,我们逐渐体会到了“才子圪垯”的文化构成,现摘录其部分讲解内容,分享如下。
 


 

  (一)“才子圪垯”是古鄂祭坛。

  1.“才子圪垯”的地理名称有讲究。“才”“子”均为象形字,“才”是万物初生之状,“子”像万物之灵,人初生之状态。故“才子”一词本意或本性皆指万物孕育初生,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生生不息。

  2.“才子圪垯”的地理位置很独特。老人讲到,乡宁县城周边有五座大山,分别是:云台山、高天山、鄂山、尖山和林山。才子圪垯正好处在五山中央,恰恰又在正北方位的云台山和正南方位的尖山的中轴线上,才子圪垯群山环抱,五岳围拱。站在圪垯上,我们环顾四周,只见天地茫茫,群山环绕,颇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

  (二)“才子圪垯”是“农耕文化”的窗口。

  农耕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之根,博大精深。它囊括了易学、天文、地理、气象、祭祀、历法等诸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范畴。

  1.“才子圪垯”与“历法”之缘。才子圪垯的坐标为北纬36度2分8秒,东经110度52分42秒,是观天象、测星斗的理想位置,因而它是古代先民测天观斗的地标,与古代历法的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悠久的渊源。古鄂先民就在“才子圪垯”上,白昼用“土圭”测日影,夜晚观北斗。当斗建(斗柄)北指(指向北极)就是“冬至”,同样,当斗建、日影共同指向尖山方位,就是“夏至”,指向高天山方位就是“大寒”,指向林山方位就是“大暑”,指向鄂山方位就是“春分”。不曾想,“才子圪垯”竟然与“历法”、“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有着惊人的、神奇的吻合之处。

  2.“才子圪垯”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化与天文星象智慧之结晶,是华夏祖先历经数千年实践创造出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鄂邑的“五山一关”六个地点,从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旋转排序,分别为云台山(正北方位)、高天山(东北)、鄂山(正北)、尖山(正南)、林山(西南)鄂山关(正西),其具象与居于中央位置的“才子圪垯”恰恰形成了“两至”(冬至、夏至),“两分”(春分、秋分),“两大”(大寒、大暑)实地对应图。

  (三)“才子圪垯”是传统文化的缩影。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它离不开整体联系、全域相关的自然规律,才子圪垯与鄂文化、尧文化、晋文化黄河文化、华夏文化有着必然的整体全域性联系,息息相关,一脉相承。

  讲解完后,大家在老人的带领下,又参观了他开发的“才子书院”,这里可以作为国学教育、研学旅行、书画创作的培训区。“才子书院”由一个个庭院构成,这些庭院完全仿照明清时的古建筑格局修建,构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体系。一个个古朴的门楼,一张张小巧的茶桌,一道道精致的插花,一幅幅古拙的书画,无不吸引着参观者的兴致,大家三五成群,有的坐在桌前品茶,有的站在山顶远望,有的摆成各种姿势照相,古朴的山庄因为有了参观者的欢声笑语而显得更加热闹和精彩。
 


 

  在志愿者活动就要结束时,大家纷纷表示,本次研学旅行,不仅参加了义务劳动,而且进一步了解了“才子圪垯”的历史文化和“才子书院”的别样特色,是一次难得研学机会,收获颇多。

  乘车离开时,我们不约而同地向郑中午老人挥手道别——感谢他开发了这片古老的土地,造福了当地老百姓,传承了悠久的鄂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