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侧记

2020-01-02 15:46:37 来源:光明网 作者:

 

非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侧记

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

  六把马头琴开场齐奏《万马奔腾》,把全场观众带入辽阔的草原,节奏欢快、扬鞭奋蹄、风驰电掣。巴林右旗乌兰牧骑表演团队的这段非遗展演拉开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的序幕,也寓意中国非遗事业万马奔腾、昂首奋进。十位年度人物一一揭晓,20位提名人物集体亮相,非遗十大年度事件压轴发布,浓缩了2019年中国非遗界的发展轨迹,也展示了中国非遗的最新实践。尽管揭晓活动已过去几天,但那些鲜活的非遗话题、被定格的精彩画面仍值得久久回味。

  非遗是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站在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舞台上,一袭天蓝色的蒙古盛装让85岁的格萨(斯)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巴扎木苏格外精神。老人特意拿出形影不离跟随他70年的四胡即兴表演了一段《格萨(斯)尔》说唱。凝声静气地认真调音,琴声轻缓低沉悠远,掠过高山草原,可他一张口,宏响的声音喷薄而出,中气十足,完全不像耄耋老者的声音,似惊雷、似春潮,气势磅礴,穿越时空,仿佛还原了格萨(斯)尔的精气神。

非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侧记

金巴扎木苏进行格萨(斯)尔展示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时,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并同《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金巴扎木苏兴奋地回忆起被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场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说‘你要保护好身体,党支持你们,国家支持你们,你们要培养好传承人,把格萨尔民族文化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我当时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可我心里想,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格萨尔传承奋斗一生。”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身份认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在致辞中表示,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传播,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民族团结,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次当选 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藏族唐卡(勉萨画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罗布斯达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依力哈木·热依木都有自己的传承故事,都代表了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保护的最新成果。

非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侧记

罗布斯达当选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从小喜欢画画的罗布斯达身边的马牛开始,不断学习唐卡艺术,最有收获的是曾“面壁”十年,在布达拉宫修复壁画。当时工作的条件不佳,光线很昏暗,但他内心却被唐卡艺术照亮。一幅三平尺的唐卡上有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认真仔细地一笔一画修复壁画,也潜移默化中一点一滴地吸收着唐卡艺术营养,不断精进。如今除了自己创作唐卡,他培养了300多个徒弟学习传承唐卡艺术,还在西藏大学带研究生深入研究唐卡艺术。

  载歌载舞,舞姿奔放、旋律优美,打着手鼓唱着歌,从台上融入到台下,会场顿时成为欢乐的海洋,将观众带入多彩曼妙的新疆风情。依力哈木·热依木自豪地说,木卡姆艺术像空气一样,离不开平常的生活,从2007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一个保护传承的承诺书,“每次我看到承诺书,就感觉自己有责任按照承诺书的要求对传承人进行培训,让木卡姆艺术妆点现代的美好生活”。

非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侧记

十二木卡姆艺人团展示木卡姆艺术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灿烂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文化大花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效果显著

  身着苗族节日盛装,头戴银冠、脚踩绣花鞋,步履间银饰叮当作响,这套服装是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平的嫁妆,更是苗族文化的现场呈现。服装上的绣花纹样大多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是苗族审美的结晶;也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花样,看到周围的鲜花、听到妈妈唱的山歌,绣出怒放的花朵,表达对生活的赞美和祝福,希望生活像花开一样美好。

非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侧记

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石丽平

  脱贫致富奔小康,“小康”是数千年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憧憬,2019年进入脱贫攻坚决胜的关键阶段。全国人大代表石丽萍当选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代表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成果。她给大家展示了一个蓝色小布包,包虽小,却内容丰富:板蓝根染出的蓝色土布,用了苗绣100多种技法中的织锦绣,立体感增强,再加上现代设计,小巧、轻便、实用,为苗绣注入新元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消费需求,让苗绣顺利融入现代生活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结合再设计很实用,‘用’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和发展。”石丽萍的公司有48人的设计队伍,专门设计90后、00后喜欢的刺绣产品,已推动上千苗族妇女用一双巧手脱贫致富。

  提名人物中还有四位女性也带领当地妇女飞针走线,“绣”出脱贫致富路。水族马尾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韦桃花、满族刺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雅梅、彝族服饰自治州级代表性传承人阿牛阿呷、甘肃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世贤,帮助当地妇女实现就业、脱贫致富,“背着娃、绣着花、养着家”,经营着自己的美好生活,也传承着祖辈留下的技艺和故事。

非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侧记

韦桃花正在展示水族马尾绣

  非遗脱贫致富,需要传承人的觉悟和实践,也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助力。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开展三年来,第一次有团队入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培计划工作团队获得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他们代表的是全国参加非遗研培计划的百余所专业院校,以传统工艺为重点,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到高校学习,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赋能更多人脱贫致富,更有能力和自信去传承非遗。

非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侧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培计划工作团队展示文创产品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非遗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大局。一组数据记录了2019年非遗扶贫的亮丽成绩:文化和旅游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手推进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支持设立了15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各地依托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展技能培训5600多期,培训人员17.67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9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50个省级贫困县已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310个,涉及非遗项目2206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2.92万人参与就业,其中22.02万人实现脱贫。

  传承激活非遗保护的内生动力

  许多人是听刘兰芳的评书长大的,从收音机里听她讲精忠报国,痴心纵横于历史风云和神州大地。站在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舞台上,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动情地说:“我得过劳模、三八红旗手、五一奖章,可还是第一次因为非遗得奖,很激动。从艺60年怎么来的?还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背诗词歌赋,永远得孜孜不倦的跟上时代更新的东西,才能完成说评书的使命”。

非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侧记

刘兰芳展示北京评书《岳飞传》

  “表彰会上笑声扬,中国非遗创辉煌,说段评书来点赞。”刘兰芳老师现场表演了一段说书,说的是岳飞,却加上了2019年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刚得共和国勋章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时下的新闻热点。大家都想知道刘兰芳老师是怎样做到娓娓道来、出口成章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口头文学传承,评书的功夫要靠背,诗词歌赋要背,历史人物和年代要背,没有这个功夫可不行,永远不瓷实,先背5万字、再背10万字,逐渐积累才能出口成章,信手拈来。”刘兰芳老师1961年开始正式说书,一天3小时,有时候6小时,一年365天只休息10几天,“天天在茶馆说书,嗓子哑了、累坏了,发烧、痢疾一律得上台,得扛得住,忍得了苦”。

  在“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中,和刘兰芳老师一样,传承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和硬功夫,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家族年画的20代传人、凤翔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为了把传统年画继承下去、恢复起来,这几十年来不敢懈怠,共刻了400多套3000多块版,能拉上一卡车了。多年的劳作让他的手和常人不一样,主持人阿龙特意观察和触摸着他的双手,手掌坚硬有骨力,满是老茧,右手中指骨节突出。邰立平不仅双手与众不同,还落下一身职业病,他说最辛苦的那几年,白天专注地刻,晚上肩膀、腕三个关节疼得睡不着。正是为传承年画下足了苦功夫,现在他才能去联合国自信地展示木版年画,讲述中国人600多年的年画故事。

  照片上拿着一只海马,随手从兜里掏出海马,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定坤丹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柳惠武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让人知道龟龄集中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都无所不包,要按“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古训,严苛制药,精益求精。在柳惠武看来,中医药守护着中国老百姓的健康几千年,传承到当下,还在发扬光大的核心精神是:治未病、就地取材、医者仁心。

  这次的提名人物也是“星光璀璨”,寥寥数语的感言中,也都有一颗匠人之心和一腔热爱之情,满怀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非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侧记

金丽生当选2019“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

  苏州评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丽生谦虚地说,获得提名受之有愧,苏州评弹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前辈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艺术精华。我们这一代应很好的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做到生命不息、传承不止。

  京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朱世慧表示:“中国京剧200多年历史,通过前辈传承到今天。我们是传承者,我已从事京剧60年,我将下功夫把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一代代传下去”。

  从事皮影事业40年,有30年是一年演364天。皮影戏(云梦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秦礼刚坚持让经典皮影剧目“活”在舞台上。他每次演出3小时,呈现不同剧目,连演五年,演完所有剧目后,再轮回重新演一次,努力使传统剧目不被遗忘失传。

  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正雷坚持“一个人、一套拳,一家人、一辈子”,带领一千多个弟子的团队,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家传技艺,为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造福人类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传播激发非遗发展的外部动能

  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现场让人印象深刻的仪式是10位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和20位提名人物一一在红灯笼上慎重签名,点亮灯笼,意味着他们不仅是非遗的传承人和守护人,更是带领传统文化走向复兴的“点灯人”,点亮文化璀璨发展的新路。当活动结束时,30盏灯笼点亮了会场,非遗即生活,非遗在身边,生长在这片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广袤大地上,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燃灯者",都要为非遗保护传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非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侧记

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刘魁立在灯笼上签名

  众人拾柴火焰高,非遗事业需要更多的人参与。2019中国非遗十大事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文件政策是对传承发展制度的规范和完善;而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精彩纷呈的非遗活动、反响强烈的央视《非遗公开课》,文旅融合发展新亮点“非遗+旅游”等大事伯表达的则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事业,建立起非遗保护工作大格局。

  李金早副部长指出,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实践中,广大非遗传承人和保护工作者不辞辛劳、艰苦奋斗,坚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发扬忠诚、执着、朴实的优秀品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先生众望所归,获得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以他为代表的专家学者,长期为我国非遗保护事业鼓与呼,长期参与非遗保护实践,为非遗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以光明日报、光明网等媒体单位和社会机构,主动承担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任务,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推动非遗保护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光明日报、光明网连续三年举办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活动,努力把活动培育成为凝聚中国非遗人的年度盛事,为非遗事业贡献更多的媒体力量。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在致辞中说,光明日报秉持使命和担当,通过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一个个视频,记录了非遗传承发展的精彩瞬间,传递了党中央对广大非遗人的殷切期待和热情关怀,更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和传播“双轮驱动”,共同推动非遗保护发展铿锵向前,传承锤炼的是“内力”,传播则激活了“外力”;传承是固本培源,传播则是枝繁叶茂,让非遗事业既涌动着内在的生命力,又外化为国民经济的新动能。(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玲 摄影:季春红 张瑜 潘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