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西河镇精准扶贫 志智双扶“造血”更“活血”

2019-08-23 16:43:25 来源:中国网 作者:

“上面这么支持我们,自己不努力就说不过去了。”重庆市铜梁区西河镇双永村的陈生国靠发展养殖脱了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西河镇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对症下药,“志智双扶”补齐脱贫“精神短板”,输血造血并举,“鱼渔”双授育技能,走出了一条立体扶贫新路子。

西河镇双永村7社的陈生国是80后,夫妻二人育有两子。在镇村两级扶贫干部挨家挨户摸底调查时,将他家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今年37岁的陈生国,早年命运多舛,9岁时母亲去世,刚成年不久父亲也离开了他。为了生计,陈生国到深圳打工,只有小学文化、无技能,一个月只能挣三四百元。2005年结婚,2006年大儿子出生后,他们一家人回到老家生活。但等待他的,却不是平静的生活。

本该是活泼乱跳的年龄,大儿子却连走路都很吃力。后来查出患有肌无力。看着儿子的病情一天天恶化,连大小便都要人服侍,陈生国夫妇很绝望。雪上加霜的是,妻子又患上了支气管炎扩张,做不了重活,一感冒就咳血。他自己的上颚处也长了一个囊肿,做手术就花去几万块……

“我一没文化,二没技术,身后还有拖后腿的,全家的重担都在我一个人身上,我实在没有办法。”面对生活的重重打击,陈生国很悲观消极。

“我们上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将他家确定为建卡贫困户,享受扶贫相关政策。”双永村党支部书记赵代发说,但他思想上很悲观,我们作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比如,宣传扶贫政策,用身边的一些脱贫故事来激励他,帮助他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

当地政府也指派了扶贫干部结对帮扶陈生国一家。他家的房屋通过C级危房改造进行了改建,其长子享受低保和残疾补助每月800余元,次子享受“爱心午餐”。享受健康扶贫政策,住院自付比例不超过10%。还组织他参加种养技能培训并发展种养殖业,介绍其就近务工。

在政策的加持下,陈生国夫妇也变得积极起来,也靠勤劳的双手在去年年底脱了贫。

“以前是顾虑太多,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多扶贫干部帮助我,我自己也要努力点,争取把日子过好。”陈生国说。

今年,陈生国养了两三百只鸡鸭。目前,100多只鸡在几天时间就卖完了,鸭子还有一二十天就可以出栏了,除去成本能赚三四千块。

“发展养殖,政府介绍销路,不愁卖。”陈生国说,这一批卖完后,等打了谷子还要再买进一批鸡苗鸭苗。

image.png

村里发展胭脂脆桃扶贫产业,举办胭脂脆桃采摘嘉年华。

今年村里还要继续发展胭脂脆桃种植业,陈生国又登记了50棵。赶场天,陈生国还要去镇上跑摩托车帮忙拉东西。平时,捉泥鳅黄鳝卖钱。妻子张福翠平时也在“农村酒席一条龙”帮工,又于近日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厨师技能培训。

获得了新的技能,陈生国和妻子又谋生了新的想法,准备跟人合伙开一家大排档。扶贫工作队获悉此事,及时上门了解情况,并帮助他积极申请小额贷款。

西河镇相关负责人说,“人穷”往往“志短”,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西河镇一方面积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另一方面规划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造血”拔掉穷根。

image.png

西河镇开展厨师技能培训,贫困户的妻子参加了培训。

“在脱贫攻坚中,西河镇把产业扶贫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以业主为带动、以大户为支撑、以散户为重点,成立胭脂脆桃专业合作社,发展胭脂脆桃700亩。”西河镇相关负责人说,同时,还对单一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补充,利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资金入股铜梁贰赢水产养殖合作社,发展稻虾养殖,目前完成100余亩稻虾养殖基地建设,并投苗生产。

image.png

西河镇双永村突破单一产业,发展补充产业稻虾养殖。

今年,西河镇建立起“业主+大户+群众”的利益链接机制,以合作社为载体,以“五统一联”为路径(即由合作社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管护、统一购买农资、统一销售、统一打造品牌、联合举办采摘节),盯住困难群众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和外出离村的困难群众,由业主带大户,大户帮散户,让全村群众增产增收作为检验扶贫产业成效的主要标准,增强群众的“获得感”。(闻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