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党员干部要引导“扶贫先扶志”的理念

2019-06-18 11:18:25 来源:网络 作者:

       日前,山东省沂水县道托镇江原牧业三期工程如期开工。该项目的破土动工,标志着该镇产业扶贫项目已覆盖该镇1387户2003名贫困人口,实现了项目全覆盖。(6月17日,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扶贫先扶志,关键在于教育引导,增强贫困群众致富的自信心,促使贫困群众不甘贫困,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在扶贫和扶志相结合的过程中,广大从事帮扶工作的党员、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不但要驻村入户,而且要融入贫困群众之中,一对一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既把中央和地方的扶贫政策、扶贫物资送到贫困群众的家中,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十九大报告提出,扶贫攻坚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以新的方法和手段改变之前扶贫过程出现的贫困户“等、靠、要”现象,以及“有体力、无能力”的现实。不难发现,在一些贫困地区多年扶贫工作难见成效的,贫困户久扶不起的原因,不是缺少致富的能力,而是缺乏脱贫的勇气和实干的精神。倘若不能发挥贫困户主观能动性的帮扶,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因此,扶贫干部必须通过走访和宣传加强思想引导,切实从思想上给群众做好“动员”工作,让群众明确意识到自己才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服下思想上的“定心丸”,才能转变 “事不关己”的思想,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信念,使扶贫攻坚工作事半功倍。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脱贫攻坚首要在扶志,关键在扶志,必须引导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否则,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