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市纪委监委促进营商环境建设

2019-11-13 11:19:1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开门找问题 破解办事难(前沿观察)

本报记者 孟祥夫

  “以前送审施工图,等待时间最长超过200天,现在5个工作日就能拿到审查报告,真是太高效了!”福建厦门一家建设工程公司的副总经理曹小平手拿他刚送审的一份施工图向记者介绍,“9月10日提交,11日接到要补充材料的电话通知,18日出具初审意见,这中间还过了个中秋节呢!”

  从200多天到5个工作日,是效率的提高、企业成本的下降,更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体现。近年来,厦门市纪委监委切实转变职能,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聚焦全市在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作风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走出去发现问题,不再被动等线索

  “上次走访中您反映的问题解决了吗?有没有遇到新问题?”10月10日,记者随厦门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李喜瑞回访部分企业,快人快语的她,见到企业负责人就直奔主题。

  原来,今年3至5月,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工商联和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走访了100多家企业,大家面对面地和企业主“拉家常”,了解问题、收集意见建议。走访发现,多家企业普遍反映审图时间过长,甚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4月,在收到市纪委监委反映的问题后,市建设局快速行动,查找症结、对症下药:一方面规范审图内容,累计简化20余项内容,确保责任明晰;另一方面对审图时间作出明确要求,比如,大型项目的审图要在15天内完成。此外,建设局还出台了针对审图机构的考评办法,倒逼服务提升。

  在市建设局,记者看到了刚上线运行没多久的“厦门市建设局勘察设计全过程信息管理平台”。登录进去,点击“项目管理—项目查看”,建设单位、审图机构及审理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据介绍,有了该系统,市建设局实现对审图的全流程管理,对于即将超时的,还能第一时间警示提醒,确保时效。

  企业诉求不同,如何第一时间知悉和回应?市纪委监委联手媒体,在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开设“监督在线”“监督视线”栏目,同时在厦门网设立党风政风监督台,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截至10月31日,相关平台共征集反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意见526条,群众反映单位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问题1985条。经研判,截至10月31日,已开具督查督办通知单184份,办结156份。此外,市纪委监委还选聘了20名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党风政风监督员,延伸监督触角,形成监督合力。

  “以前我们习惯接到问题线索后去调查,现在是走出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上半年集中走访企业后,眼下我们又主动回访,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对于群众反映的机关干部在服务中存在的作风问题,我们直查快办,形成了震慑效果。”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卢建华说。

 

  打通“堵点”,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今年5月,厦门开展为期35天的营商环境建设专项巡察。巡察组进驻42家单位,瞄准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和要素保障、“放管服”改革、人才引进、法治环境等方面问题,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

  “巡察时,我们前后组织93家企业代表召开15场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200多条,整理后再转给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市委第一巡察组副组长袁丰平介绍。

  10月11日下午4点12分,716路公交车稳稳地停靠在翔安新区舫山西二路站,北边不远处就是ABB厦门工业中心。该公司有员工4000多人,新的公交线路开通后,大家上下班方便不少。翔安工业园区位于厦门本岛外,有员工11万多人,但位置相对偏远,公共交通不便,广大职工反映强烈。

  巡察组了解情况后,组织市交通局、公交集团座谈,并向市委汇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后,市公交集团通过主题教育抓整改,新设了两条线路,共投入6台公交车,车站直接设在人多的企业外面,打通园区员工出行“最后一公里”。

  专项巡察重在打通“堵点”,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针对企业反映土地供应不足的问题,厦门市委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存量土地清理盘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企业用电跟不上,巡察组协调电力公司和企业周边施工单位,要求做好应急预案,确保企业不断电;针对立交工程验收阶段,建设局、规划局、公路等部门将对方验收作为前置条件的情况,巡察组督促落实市政府关于“甩项验收”的决定,促进市政府决策落地……巡察解决了一些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力求做到急企业之所急。

  此外,厦门市纪委监委还组织开展了减税降费专项监督。“我们走访了20多家企业,还委托第三方抽样调查29家企业,重点查看职能部门落实减税降费情况,是否有吃拿卡要、作风问题等。”厦门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吴志生介绍,目前,已收集到企业诉求、意见建议等38条,已分类处置转给9个市直部门和1个区办理。

 

  广大干部群众担当作为,督促相关单位抓好整改

  前不久,厦门市纪委监委通报曝光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典型问题,并对市资源规划局优化再造重点项目审批流程、市消防救援支队填补“消防合格证”监管盲区等做法进行通报表扬,旨在引导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督促相关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抓好整改、举一反三。

  10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湖里区行政审批中心,上百人前来办理各类业务,大厅一片繁忙。据介绍,大厅现在每天放号300多个,在手机上就能预约。记者点开“i厦门”APP,“企业设立登记”当日总共放号120个,已预约了48个。

  然而,此前曾有企业反映: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预约号比较难,加急号要收费,预约号、现场号往往被中介取走……对此,厦门市纪委监委驻市监局纪检组及时向局党组通报情况,并发出专项纪检建议书,要求立即整改,优化营商环境。

  传导压力后,湖里区市监局召开作风整顿大会,通报4个问题,落实整改:充实窗口力量,从原来的10个受理窗口扩充到15个,增加了19名窗口工作人员,同时增加大厅导办岗位、电话咨询岗位等;改进取号、调整预约规则,打击中介围号,还开设周末窗口,进一步从源头上疏通“堵点”,尽可能地方便办事群众。

  针对暴露出的问题,驻市监局纪检组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督促局党组以问题为导向,召集全系统393名一线窗口人员,召开窗口作风建设推进会,开展队伍作风纪律整顿。该局还举一反三,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办法,缩短企业办事时限、简化办事流程。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转变职能,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聚焦党政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的作风问题,紧盯广大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难点、痛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整改问题,实实在在地推动厦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厦门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孙明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