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头条
纪实视频
基层党建
党风廉政
法制建设
生态环保
聚焦三农
精准扶贫
论文选萃
文化旅游
第一书记
创业故事
摄影风采
社会万象
市场监督
食药卫生
科技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吕梁陈村石碑楼
2019-06-24 18:07:4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果元 姜作澍
吕梁山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庄,依山傍河,它就是遐迩闻名的陈村。村西有一石碑楼,碑楼不大,小巧玲珑。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为彰显姜克勤(字敏齐)先生修复村中老渠的恩德,村人集资而建。
陈村因陈姓人口居多,唤名陈村,但大户富豪却出自姜家,故村人流传:“姜家地主陈家富”。姜先生正是生长在这样的深宅大院,典型的耕读世家。其爷爷曾由县府举荐,入皇家国子监学习,人称拔贡老爷,父亲是武秀才,所以族人编联仰慕:“父秀才子秀才父子秀才,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传为后世美谈。
受家庭的良好教育及影响,先生从小就爱弓马骑射,习武练拳。成年后,“长而聪颖”,身材高大健壮又聪明。第一次应试就“一试成名,”考上武生,即武秀才,功名在身,轰动一方。从军后,编为汉人绿营,主要担负朝廷物资运输的保卫工作。由于武艺高强,又能吃苦,每遇盗贼抢劫,或者出征讨伐,先生总是身先士卒,冲杀在前,奋勇杀敌,屡建功勋。因此深受上司喜爱,一路不断升迁,拔擢为千总,正六品武官。从此光耀门庭,名闻乡里,“赫赫乎荣名之享”。为表彰先生功勋,官府授匾“督运良才”,悬挂老家门楼,并报请朝廷赐享牌“武略骑尉”两面,出门鸣锣开道,威风凛凛。
先生虽一生行伍,但尤喜文墨,幼时便“酷爱诗书”。军务空隙,每每手握经书,心无旁骛,常常秉烛夜读,不知疲倦。同僚及乡党齐夸有儒雅之风。碑文记载,先生还有过人之处,记忆力颇强。陈村是大村,面积广阔,谁家地亩多少,几亩几分,地力肥瘠,“价值低昂”,先生烂熟于心,随便问,脱口道来。
先生脱离军职,告老还乡后,不忘桑梓之情,常怀殷殷之心。听说村内主干老渠(顺兴渠)年久失修,塌陷毁坏严重,“不浇灌者十余年”,使几百亩肥沃滩地,年年因渠坏而严重减产,坐卧不安,忧心如焚。便不辞劳苦,实地考察,沿渠详细踏勘,制定整修方案。随后带头捐献钱粮,发动受益户积极投工投料,亲自指挥村人完成修复工程。为增加浇地面积,穿洞改线,抬高水位,使全村的滩地真正成为稳产高产保命田,村旁近地还一年两熟,产量不次于汾河岸边的水地。看见饱浇后的滩地,一片丰收的庄稼,先生也欣慰地笑了。不仅如此,先生“持己之恭俭”,生活节俭,从不奢靡,经常乐善好施,接济困难户,深受村民爱戴。
为感恩先生德泽,先生仙逝后,经地方公举,州县逐级申报批准,饬令建碑楼一座,以资永念,全村人莫不欢欣鼓舞,纷纷捐资建造,周边许村蔺家,东义杜家等贤人名士,也闻听前来(碑文记载),参与设计,精选石料,帮助润色碑文。
碑楼高约五米,通体沙石结构,周围设栏,精雕细刻,十分坚固。碑楼内立青石碑一通,碑阳篆刻“皇清”,题:例授武略骑尉兵部侯推营千总邑武生敏齐姜老先生德泽碑。正面楹柱刻“一乡善士推长者,千秋荣名仰先生”,额刻“乡贤”二字。碑阴篆刻“永垂”,楹柱刻“嘉言懿行千金铸,雅致高风片石存”,额刻“仰止”及先生生平。
虽风雨侵蚀,历经将近150年,但碑楼基本完好无损,是我县研究清代功德碑楼的建筑范例。颂读碑文,更是激励一代代乡亲后人刻苦攻读,报效祖国,不忘家乡,造福乡里的高大榜样。
姜作澍老人提供资料
洪洞县民间文学艺术协会副主席
陈果元整理
上一篇:
中俄蒙旅游合作日趋深化
下一篇:
7月1日起普通护照和往来港澳通行证将实施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