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有片古桑林(神州观览)

2019-06-24 09:36: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伟大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给我们提供了自然界的黄土——最充分的劳动材料;勤劳的祖先又对故道里的黄土进行耕作加工,创造了物质财富及与之相应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夏津古桑林里所珍藏的文化遗产。

          

  对中华民族来说,黄河的伟大是说不尽的。我曾在上游,看刘家峡的绿波;在河套看八百里麦浪;在壶口瀑布听虎啸龙吟之声;今天又在它的下游,看到它如何为炎黄子孙造就这一望无际、直达海边的大平原。

  事情的缘起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世界清点农业家底,并颁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去年春天在山东德州夏津县发现了一片六千亩的桑树林,并认定这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古老完整的桑树群,随即颁发了证书。这是一片典型的人文森林,保存了地球上的农桑文化。去年第一时间我即去采访,今年又二访其地,探其脉络。

  黄河造地是借其巨大的水能,经年不断地搬运泥沙来完成的。五十年前我刚大学毕业到黄河边工作,就记住了这个数字:黄河每年从上游向下搬运泥沙十六亿吨。这是怎样的一个巨人,一个移山填海的大力士啊!德州之夏津,处黄河下游。津者,渡口。夏津,传夏代之黄河渡口,可见其地历史悠久。黄河冲出龙门,行至河南、山东,挟带大量泥沙,早已高出地面而成悬河,稍不小心便崩堤决口,隆隆而下。据史料记载,自周至清代,黄河在夏津一带曾多次改道,二十多次大决口,一千五百多次小决口,这一条黄龙滚来滚去,搬沙运土,造就了豫鲁大平原。现在从空中俯瞰,在夏津的南北各留下四条大的黄河故道。它每淤完一块土地就侧转身去,再淤他处。河,本来是流水的,但黄河不同,它日夜流淌的是滚滚泥沙,送来为我们造地。所以黄河古称有德之水,今山东德州即因临德水而名。但这片沙土未经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风起时遮天蔽日,沙打农田,土盖房舍,甚至行人迷路被埋的事都有发生。天降其土,教人耕种,并不等于天上掉馅饼,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调和才能收获的。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养蚕织帛。

  历史上前辈劳作的情景我们已不得亲见,但很幸运,在夏津黄河故道上还遗存了这片六千亩的古桑树群,让我们一窥原貌。那天我们特意选了一块还留有旧痕的沙原。虽然起伏的沙丘早已为桑林所覆盖,我们在浓荫中爬上爬下,但还能看出沙山的旧貌。那屹立于沙丘顶上的老桑树,就如黄山迎客松一样,傲骨嶙嶙,又笑容可掬。我问,黄河决口,水漫平川,怎么会沙丘起伏呢?当地人说,你不知洪水过后,先是太阳晒,旱魔肆虐;风灾接着而来,吹沙成丘。这故道就如山峦一样起伏不平。现经历代一锹一镐地挖,大部分沙丘都推成平地。可知先民治沙造地,经多少年才有这沧桑之变。这里依稀还保留着历史上蚕桑兴旺的样子,齐鲁大地早在秦汉时便植桑养蚕,曾有“齐纨鲁缟”之称,经唐宋而达丝帛业的高峰。元代后因引进棉花,丝绸业开始下滑,夏津的桑树功能逐渐由养蚕改为食用桑果,到清代、民国又出现一个种桑高潮。联合国到这里来找农业遗产算是摸对了门牌。现夏津全县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

  桑树这种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个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在古桑园行走,几乎每棵树都有合抱之粗。树皮特别粗糙,那一条条的奔走的纹路,都能插进一根手指。大概是为了便于采桑,桑树大都经人工修剪,离地一人高即向四边分杈,树冠极大。上千亩的桑园,浓荫蔽日,枝叶折射阳光,筛出金光万点。一粒粒桑椹,白的、红的、黑的,如珍珠玛瑙点缀其间。因为年代久远,许多老树都中心开裂,或张开乌黑的树洞。但奇怪,不管多老的桑树,树身整体都很平整匀称,它不像老槐树那样浑身堆满高高低低的疙瘩,也不像老柏树那样会将树干拧成麻花。它是那样的安详,虽年迈仍留意衣着,讲究仪表,树纹粗而不乱,树干短而茁壮,手掌大的绿叶油油发亮。与枣树一样,它常会于老干上突发一根嫩枝,挑出一串桑椹,给你一个惊喜。这千亩老桑园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诗意,令人油然想起《诗经》和汉魏古诗中许多采桑的美丽诗句。

  园中最具代表性的三株树都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树龄,两株都以“龙”命名。“腾龙”那株,一出地即腾空而起;“卧龙”那株,因雷击劈为两半,树皮爬地行数米后又跃起再生枝长叶。第三株最奇,被封为“桑椹王”,出地半人高后即分为五杈,当地人说是如来的手指,每根指头也有一抱之粗。游人在树下,可以与先民从容对话。一位从济南来的老者正在仔细看着说明牌,他说老远来不为吃桑果,而为了解一点古桑文化,而他的孙子早和伙伴们到树下摘桑果去了。这里游客买票入园是可任意采摘的。现在这个园子已是一座桑文化园、休闲园,也是一座桑树基因库。它保存了大甜紫、白子母、红子母、江米椹、玫瑰香、长柄白、小草莓、白椹等多个稀有传统品种,当地也成立了桑树开发研究院。县干部自豪地对我说,中国四大农书《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王桢农书》《农政全书》,前三本书的作者都是山东人,而且都离夏津不远。

  桑树林的贡献还不仅在养蚕、结果,其对生态的影响极大。首先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桑树最适宜沙地生长,旱涝不避,沙打不埋。其根深入地可达八米,根幅是树冠的几十倍,任多大一片沙地,多么长的故道,都会让它的根网编扎得密密实实,咆哮的沙龙就再也不可能翻身了。除了固沙,它还是一个巨大的空气净化器,林中负氧离子丰富。这两年生态保护意识加强,特别是旅游业的兴起,人们猛然发现这片古桑林是一个金银聚宝盆,更是一个文化聚宝盆。现在当地已经用桑民入股的方式来保护、开发这片古桑林,既为社会找回了文化,又为村民带来了财富。而因这片古桑林的开发,还在附近催生了一个旅游度假小镇。真可谓老树新花,古为今用。

  桑树与枣树虽为树木,但却同被称为“铁杆庄稼”,其栽培史与其它粮食作物同步。确实,稻、麦、豆、黍,有哪一种庄稼能这样挺立千年,年年结果呢?堪称铁杆。而且它们的果实都含糖量极高,是一项铁打的甜蜜的事业。巧的是三年前我曾采访过陕北的“枣王”,那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中国颁发的另一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可见桑、枣同为国际所重视。中国的红枣产量占世界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八,而桑蚕业则直接孕育出一条横跨地球的丝绸之路。一枣一桑,确实为世界农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桑树无论多老,只要活着都会结果,那棵一千五百年的桑王,现每年还产果一千两百斤。现在全县年产桑果近四万吨,简直是又一个门类的粮食。桑树浑身是宝,而且都与活命救人、抗灾度荒有关。一枣一桑,饥年不慌。把它归入林业或农业,似乎都可。桑树的果实为桑椹,我们在树下随意采摘一粒,放在口中,如一块待化的冰糖。除吃鲜果,还可晒干,当储备粮。上天安排,桑椹的成熟期,正是农历小满前后,麦子待熟,青黄不接,穷人缸底无粮,这时桑椹就成了救命粮。明洪武年间组织人口大迁徙,朝廷的一条政策就是人口迁往有桑枣处。现在这桑园里的一些人家还可追溯到祖上是如何逃难觅食,落户到树下的。除食用外,桑枝可入药,治关节病;桑皮,去咳,利尿;桑叶可用来制茶、煮粥,清毒、降脂。寄生在桑树上的“桑黄”也可入药。

  中国历代王朝几乎都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宋太祖下令凡垦荒植桑者可免田赋。元世祖颁布“农桑之制”十四条,规定每名男子每年要栽种桑、枣二十株。明太祖要求农民有田五亩至十亩者,须栽桑麻木棉半亩。官员中还有不少身体力行,积极带领百姓植树种桑的典型。夏津的这片古桑林作为文化遗存之可贵,除保存了农桑原貌外,密林深处竟还有一座清代种桑县令朱国祥的纪念馆,为我们复原了一个古代勤恳为民的好官形象。也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朱国祥本为清康熙年间的京官,因为人正直被排挤出京,到夏津任县令。他下车伊始就到黄河故道视察,看到黄沙漫漫,认定这里“半地沙漠,不宜稼禾”“多种果木,庶可免风灾而裕财用”。又上书请求免收三年税赋,与民生息。他亲自下地总结栽树经验,发明了“包袱地”种植法,即地成四方如一块包袱,周边栽桑林围裹,挡风固沙,中间种植宜沙的花生等作物。若纯种桑时,又测算出每亩地以植六株为宜,进行推广。朱为官刚正、廉洁,上任不久即清理积案,平了不少冤狱。他最恨横征暴敛,盘剥百姓。他常教诲部属要珍惜民力,曾自制许多木盏为餐具发给同僚,提醒一粒一粟都来自土地,勿忘农本。现在纪念馆里还存有他当年发布的一张《禁革私派以苏民困》告示,全文如下:

  为禁革私派以苏民困事:照得地方一应公务私派,久经奉旨严禁,各宪屡行通饬,不啻至再。谅全县绅民所素闻也。今本县忝篆伊始,访得合县里书尚有代派名目,则从前奸胥瞒官私行科敛,不问可知。查荒沙碱卤之地,频年以来水旱荐至,民不聊生。正供尚难完纳,何堪额外征求?本县既宰夏邑,即当为民兴利除害,方不愧此职守。岂肯目击,穷民之膏血任奸胥蠹吏之吮吸乎?除现在差拿严究,并将里书代派名目各等尽行革除。押令一体当差,合亟出示晓喻。为此,示仰合县人民知悉。嗣后,尔民正项钱粮,务须及早完纳。官免追比之烦,民鲜差扰之累。如本名下之钱粮完纳之外,倘有奸蠹仍向尔等多派分文者,许被害之人即行首告。定将私派之奸蠹立毙杖下,断不姑宽。本县素性耿介,焉肯容留蟊蠹贻害良民?凡在官民役,各宜猛省自爱,如有所犯必行惩究,勿谓本县言之不早也。

  凛之,凛之,毋违特示!

  我们现在读这个告示,还能感受到他的凛然正气,其对百姓何等同情,对那些贪官恨之入骨,字里行间,拍案叫骂:百姓正供交纳已够困难,你还忍心额外加派吗?既派我来这里为官,就要不愧职守惩恶佑善。以后若有手下人员,借机向百姓摊派,都可在第一时间告发,一经查实必定严惩,可不要说我没有提前告诉你们啊。治国先治吏,他正是抓住了这个要害,先整肃纲纪,深得百姓的拥护。清中期是夏县历史上桑树增加最多的时期,县志载“援木可攀行二十余里”,一片绿荫,郁郁葱葱。说是桑树之荫,其实是为政者给百姓带来的福荫。

  朱国祥在任六年,到1680年调升离任。万人空巷,顶香案送行。本县乡绅联名请求朝廷准他留任。留任不成,当地百姓就为他建了一座生祠来纪念。在封建社会建生祠是民间对好官的最高褒奖了。更奇的是,到嘉庆八年1803年时,老百姓又为他第二次再建祠堂。这时距他离任已过了一百二十多年。晚清时局混乱,朱国祥的祠堂渐废,到民国初年,当地百姓又为他三建祠堂。旧县志中对好官多有记载,但两百三十多年间为一个县令三建祠堂,足见百姓对他惠民政策和爱民形象的深深怀念。旧衙门的大堂上常有四个大字:明镜高悬。清一代夏津曾有县官几多,唯朱国祥如皓月在天,永远活在这一片苍茫的古桑林之上,活在当地民众的心里。

  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感谢联合国粮农组织发现了它的文化价值。什么是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什么是人文森林,就是记录、保存有人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森林。人文森林愈老,它所积淀的文化就愈深厚,这有点像考古学上说的文化层。并不是所有的森林都有文化,事实上许多森林都是自然态森林。恩格斯说:“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伟大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给我们提供了自然界的黄土——最充分的劳动材料;勤劳的祖先又对故道里的黄土进行耕作加工,创造了物质财富及与之相应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夏津古桑林里所珍藏的文化遗产。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4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