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李武平:当好“领头雁” 带活一个村

2022-01-10 15:51:13 来源: 天眼新闻 作者:

  日前,走进大方县羊场镇羊场村,村里村外干净整洁,致富产业红红火火,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然而,四年前的羊场村还是一个发展基础薄弱、群众收入来源单一的“后进村”。

  说起现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村民们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主要是村里有一个好的‘领头雁’。”

  村民所说的“领头雁”,就是大方县委组织部选派到羊场村驻村的第一书记李武平。

  党建引领强村

  2018年3月,李武平到羊场村时,村里贫困程度深,产业结构单一……现状让李武平深受触动,决心要帮助村民走出困境。

  驻村以来,李武平用脚步丈量土地,6100多人口的村,他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方法经验只有一个:走访!

  在村里转,成为李武平每天的“必修课”。

  “看看大家需要啥,哪些工作没做到位,自己亲眼看了,心里才有底。”李武平说,走的过程中,用眼睛看,跟群众唠,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找到工作的方向。

  “如何发挥好村‘两委’班子带头作用?”“群众脱贫之后如何持续增收?”“怎样把村级产业做大做强?”

  李武平首先将建章立制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带领村“两委”完善《村级为民服务指南》《村容寨貌整治标准》等制度,促使党员干部以硬的作风、有效的举措为民服务,着力整治村寨人居环境。深化“双培双带”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将农村能人培育为党员,积极培育村“两委”后备干部5名。大力开展党员户挂牌行动,让全村73名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成为村子发展建设的中流砥柱。

  “入村两个月,村里大变样;入村三个月,支部班子强。”这是羊场村党员群众对李武平驻村工作的真切感受。

  发展产业富村

  找准“好路子”,汇聚“金点子”,摘掉“穷帽子”。

  面对交通、产业、住房、教育、医疗……一系列短板弱项,李武平带领全村不等不靠、齐心协力,补短强基。

  要致富,先修路。围绕基础设施提升,他积极组织申报实施资源路、产业路、联户路建设,4.95公里新改建的村组公路,极大疏通了山区道路“毛细血管”,全村中药材、辣椒等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市场,拓宽了群众致富路。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他带领村“两委”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成立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完善产业发展体系,推进区域连片开发与群众增收整体联动,将就业机会搬到群众家门口,实现建档立卡户受益全覆盖。

  产业链条延长了,产品附加值提升了,惠及的种植户更多了。目前,全村种植连片中药材1100余亩,辣椒550亩,迎庆桃300亩,养蜂350箱,葡萄采摘园100亩。

  此外,他还带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危房改造113户,“三改”562户,连户路硬化8750米、院坝硬化1975平方米。通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辖区22个村民组安全饮水全覆盖,村民喝上了“直饮水”。

  乡风建设兴村

  补齐“硬短板”,也要抓实“软短板”。李武平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群众自治“底线”和“红线”,全村形成了“有事要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良好治理共识。

  一个好家庭,影响一大片。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利用农闲召开群众院坝会,走村入户走访调查,组织群众分享家风故事,评选好人好事,越来越多的好家风、好故事在全村涌现,通过家风建设,以小家促大家,以家风带民风,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道德讲堂”等平台,李武平向村民宣传各类会议精神、扶贫政策、法律知识等100余场次。以“法治农家”“警务联席会、警民议事会”“十户联防”等为载体,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学法尊法用法守法,建设善治乡村。

  村风正、产业兴。如今羊场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有了改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乡村产业体系培育初见成效,乡村治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驻村三年多来,在李武平的带领下,羊场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社会各项事业同发展的共赢之路。当地党员群众点赞说:“一只‘领头雁’带活了一个村。”

  通讯员 项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红梅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