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的牵挂

2021-08-16 16:03:07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

  夜幕降临,灯火通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文明村的路边同时亮起98盏路灯,摇曳的灯光将国家税务总局南通市海门区税务局原驻村“第一书记”宋波远行的身影逐渐拉长,目送的村民满脸写着不舍之情。

  “多亏了咱们的宋书记啊,忙前忙后,一番奔走,我们文明村才装上了这98盏新路灯。”村民姜胜昌指着远处的灯光感慨道。

  今年6月,宋波驻村任职期满回到税务岗位,但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这片热土。在他的发起下,海门区税务局在文明村建立起“税海先锋”税村共建基地,开展税村共建活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当天,正是海门区税务局驻村干部每月入户走访的日子,下班后的宋波准时出现在文明村的村口。

  两年前还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如今已经成为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辆辆小汽车、小货车穿梭不息,新建的水泥路纵横交错,2座新建的农桥解决了河两岸村民的出行不便……文明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望着眼前发生的这些变化,宋波不禁感慨万千。

  2018年4月,宋波从部队转业到海门区税务部门工作。2019年5月,得知组织上要选派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他第一个报名。驻村两年多来,他用汗水浇灌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靠着一双铁脚板,带领经济薄弱的文明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进村,宋波就直奔张善美家。再次来到这栋砖瓦房,宋波不禁回想起第一次到她家走访时的情形:昏暗的房屋内墙壁层层脱落,身形消瘦的张善美在忙着家务。随行的村干部介绍说,10年前,张善美的大儿子离家后就断了联系,几年前她的丈夫因病去世,小儿子在上初中,家中还有公公婆婆需要照顾,育儿养老的担子全压在了张善美一人的身上。宋波第一时间给张善美家协调申请低保,又将她家闲置的土地进行流转,让她每月可以拿到固定的土地流转租金,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生病就抓紧治,孩子营养要跟上,老人年纪大要照顾好,遇到困难要及时给村里说,给我打电话……”临别时宋波叮嘱张善美,要相信党组织,小康路上一户村民也不会掉队。宋波亲切的话语让张善美83岁的婆婆感动得直抹眼泪。

  据介绍,作为海门区税务局定点走访帮扶的对象,今年6月,在海门区税务局和宋波的协调下,张善美进厂务工和孩子免除学杂费等事情一一落实到位。

  出了张善美家,宋波又马不停蹄地奔往村东头鱼塘边的姜胜昌家。姜胜昌家曾是村里贫困户,如今早已脱贫致富。看着宋波走来,姜胜昌赶紧报喜:“宋书记,今年我家养殖的鱼和螃蟹丰产在望。”随后,他拉着宋波来到河边,坐上小船,查看河中青鱼和蟹子的长势。

  “这批青鱼平均每条能长到十几斤,8月螃蟹开始上市,预计今年一年的收入要赶上过去的四五年啊!”姜胜昌夫妻俩喜滋滋地说。

  在宋波的带领下,文明村紧紧抓住“高标准农田+合作社经济”两条主线,推进村里闲置土地流转,建设1500亩高标准农田,同时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与粮食收购企业和渔业公司等签订农产品收购协议,形成土地流转得“租金”、农闲务工拿“薪金”和订单回收增“现金”的村民增收新渠道。

  一路走一路问,这家今年收入怎么样,那家病人的身体恢复到什么程度,虽不再是驻村“第一书记”,但作为曾经的村里人,宋波表示,助力乡村振兴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