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话脱贫:乡村巨变看得见 返乡归家正当时

2019-07-10 11:18:06 来源:网络 作者:

     
      “变化,肉眼可见。”看着崭新村貌,江安县留耕镇大桥村第一书记谭登攀这样感叹。

       年出栏1000头猪的养猪场,集中打造的50亩鱼苗基地,占地500余亩经济林,翠绿的柑橘树上结满黄灿灿的果子,一群大白鹅在树下悠悠走过……

       近些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深入开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大桥村返乡村民越来越多。昔日的省级贫困村,如今提的是种养循环,谈的是土地流转,说的是资金项目,再不复当年“年轻人全部出去打工,留下老人孩子种点粮食糊口”的困局。

       谭登攀是县农业局派驻大桥村的第一书记,本就对农村农业较为熟悉,2015年来到大桥村,发现该村产业结构落后,先是搞养猪场,猪的粪便可以做沼气,可以给柑橘施肥;种植的柑橘利用间种技术种土豆、种蜜本南瓜,“种子都是农业局提供的,规划也是农业局规划的,慢慢的,种养循环的框架就搭建起来了。”

       血橙长势快,果质好,市价高,产业前景非常看好。县农业局便赠送15000株塔罗科血橙苗,16个贫困户以土地或扶贫贷款的方式入股,不仅可以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还可以在基地务工,获得劳务收入。

留耕镇的血橙。(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省上要求农业项目资金拿20%搞扶贫,谭登攀争取了45万,打造了一个示范点,建起50亩鱼苗养殖基地。

     “以前,老百姓的思想比较‘散’,不好统一,也难以接受新鲜事物。”谭登攀回忆道,后来是如何统一的呢?我们坚持办实事,一心一意给老百姓找赚钱的好项目,大家尝到甜头,信任就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

     “有了成效,我们再给老百姓算账。”谭登攀说,“你看,你出去打工,背井离乡,租房、生活,开支好大?我们现在就在家里干,你看这些项目……算下来,一年存七八千块钱没得问题!”


白鹅穿行血橙树之间,构成赏心悦目的乡村景色。(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摄)
 

       土地流转效果非常明显,村里总结经验,就是要找准项目集中搞,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办成了事,才有老百姓的信任,“建立信任的过程很漫长,但找准了方向,我们总是向目标一步步靠近,不是吗?”谭登攀说。

       三年,党委政府与老百姓之间建立了信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018年,大桥村已基本全面脱贫,种柑橘的、养猪的、养鱼的,村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预计,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能有10万元了!正在逐年提高。

       他们迎来回家的人,找到奔向好生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