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好书记

2019-04-16 10:51:02 来源:宁夏日报 作者:

接地气的好书记

——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马志宏 

 

龚其云 冯 涛 朱立杨

    来源:宁夏日报

 

原标题:接地气的好书记

 

贫困村的村头是他的办公室,乡亲的土炕是他的办公桌,羊圈、牛场、田间地头,经常看到他凝神思考的身影。乡间山道上,那满身灰尘的越野车记录着他奔波的足迹……

他说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为群众做事只是尽了本分;而旱塬的百姓提起他都不由夸赞:“他一心为咱着想哩,是个接地气的好书记!”

他,就是西吉县委书记马志宏。

(一)

6月29日,沿着燕李村头不断延伸的硬化路,56岁的孔耀武带着记者登上一处高点。眼前是一簇簇危窑危房改造的蓝顶新房,目之所及依稀可见西吉县田坪乡的街道。

18公里,是燕李村距离田坪乡街道的直线距离。但在2014年前,村民出行从未走过直线——燕李村被大山深沟层层包围,出门必须翻山越沟,只有土坡路或山台羊肠道。遇到雨雪天气,山路滑如镜面。10年前,正是在这样的路上,孔耀武开着手扶拖拉机翻入沟内,落下残疾,一家8口人只能靠几亩薄田为生。

多少年来,“无路可走”一直是燕李村民的心病。因为没有硬化路,这个位于西吉县和甘肃会宁县交界处的村庄犹如孤岛。村民的马铃薯只能靠农用三轮车一车车往外运,村里盖房的每块砖头都比邻村贵7分钱运费。

2014年初夏,村里来了一个个头不高、带着眼镜的中年人,他花了一整天时间将村里的贫困户走了个遍。

那以后,中年人常常出现在村中,他走后,村子会发生一些变化:

当年,县上整合资金200多万元在村口打坝,联通了村里和外界的出路;村上建成了危房危窑定居点,64户搬进新居;年底,一条全长12公里、造价1100多万元的村道修到村庄内……

后来,村里又有了全赠半返的循环养羊模式,只要农户返还获赠羊数一半的健康母羔给下一个加入项目的养殖户,获赠的基础母羊就全数归自己所有。一年内,60户农民免费获得羊只,修建羊圈的费用全额补贴。

有了政策支持,孔耀武又种马铃薯又养羊,羊圈9只羊繁育成36只,年收入近万元。

2015年春节前夕,这位中年人和乡上、村上的领导一起到孔耀武家慰问。

“农民日子过得怎样,从他们脸上就能看得出来。不要追求急功近利的‘显绩’,要创造巩固扶贫成果的‘潜绩’。”这位中年人叮嘱同行的干部:“咱西吉是人口大县,贫困人口占固原市的三分之一,不面对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就很难把得准脉。要把经费用到刀刃上,让政策渗透到地层下。”

孔耀武这才明白,这个常常独自在村中转悠、风尘仆仆的老熟脸是新调来的县委书记马志宏。

一席话让孔耀武暖在心里,他用力地竖起大拇指,像是要把穷光阴按进空气里。

那时,他并不知道,马志宏在半年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9个乡镇和160多个贫困村组,燕李村只是其中之一。

他后来才知道,2014年,西吉县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推进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意见》,141个扶贫工作队深入140个贫困村开展工作,一年里完成了22个贫困村销号任务,减少贫困人口2万人。

(二)

一到6月,西吉县小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小义就卷着铺盖住进了合作社的晾菜场。

西吉冷凉蔬菜上市时正是南方蔬菜紧缺时节,每天都有来自上海、浙江、昆明等地的客商找上门来订购。担心买不到品质上乘的西吉西芹,一部分客商指着地里未长成的芹菜,提前签下订单。

“西吉越冬蒜苗在品质上有优势,干叶、黄叶少,单株重达50多克。”已经收购了230多吨蒜苗的长沙客商郑文彬对王小义放出豪言:“你们有多少菜,我就收多少。”

郑文彬的底气来自刚刚试运行的省道202线西吉至毛家沟公路。这条全长48.6公里的一级公路链接起西吉县吉强、硝河、将台、兴隆4个乡镇21个村,也打通了全县特色产业网络的运输脉搏,西吉11万人因之受益。相比以前,郑文彬的货车收菜后抵达高速路口的时间缩短了一半。这意味着36个小时后,运到长沙的菜保证新鲜。

蒜苗销售火爆,王小义不得不佩服马志宏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去年,他对种植越冬蒜苗有顾虑,马志宏来将台明台蔬菜基地调研时鼓励他:“引进高附加值的越冬蒜苗和芹菜轮作倒茬,既改善土壤环境,削弱芹菜连作障碍,又改变了种植结构的单一,肯定能增收。”

马志宏还说:“西毛一级公路修成后,可将宁夏西南部国道309线和国道312线及福银高速、青兰高速连为一体,使西吉东南进出口更为畅通,等于给前来投资的外地客商吃下了‘定心丸’。西吉冷凉蔬菜已成品牌,只要抓住上市时间节点,就能打开销路。”

如今,这些话都应验了。

马志宏并非有什么神通,他对于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来自固原农校农学专业的学习经历,来自一有时间就往菜农家里跑的习惯。

他先后在两个地级市、5个县(市、区)工作,经历了多岗位锻炼,对于如何推进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他有自己的见解。

2008年至2012年任泾源县长、县委书记期间,马志宏提出将草畜、苗木、旅游确定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由此,泾源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5%。他离任时,三大产业成为泾源县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撑,苗木产业被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绿色银行”。

目前,这三项产业也成为固原市生态为基、绿色崛起的主抓方向。

到任西吉后,马志宏针对当地实际,提出了“4155”发展思路,举全县之力打好项目建设大会战、特色产业升级战、扶贫开发攻坚战、城镇建设提质战、环境整治持久战“五大战役”,实施生态文明、民生改善、社会治理、文化振兴、凝心聚力“五大工程”,组织实施了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36项民生工程,争取资金46.7亿元实施重大项目96个。

今年,西吉县集中开展了违章建筑集中拆除工作,完成了固西高速、西毛一级和固将、西三公路沿线拆迁任务,高标准完成西毛一级公路整治绿化。

在即将正式开通的西毛一级公路两旁,以“一路两坡六行树”公路绿化新模式栽植的2280亩绿化带引风苍翠,见证西吉踏上了新的征程。

(三)

对于回族书记马志宏的工作风格,干部群众是这样说的——

县委办公室主任宋兆璐说,书记“勤”。“马书记的‘宝贝’是两张西吉地图,一张挂在办公室墙上,另一张放在车里。每去一个村,他就在地图上将村名圈起来,并将该村亟需改善的方面记录在一旁,如今两张地图已经被标注得密密麻麻。”宋兆璐说:“共事一年多来,我从未见过马书记午休。书记一有空闲时间就到基层‘摸’情况。因为平时政务多,常常白天下乡,晚上处理公务,有时候忙到凌晨。因为常熬夜,51岁的人眼睛已经花了。”

将台乡党委书记戴华盛说,书记“稳”。“2014年6月,马志宏被组织任命为西吉县委书记,此时的西吉刚刚经历了轰动全国的‘1·05’清真寺踩踏事故,干部职工人心浮动,各类矛盾交织复杂。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看他如何对症下药。”

“马书记一到任,就深入到当地干部及部分宗教届人士的家中看望慰问,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对处理涉及民族宗教的问题都亲力亲为。他组织对全县908个宗教场所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整改隐患546处,建立了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县级干部联席宗教场所及宗教人士联系点30个,依法加强了对大型宗教活动和跨地区宗教活动的管理服务。”

西吉检察院检察长魏凯说,书记“严”。“西吉县原县委书记、县长腐败案中,一部分科级干部被查处,有的领导岗位空缺,有的单位人心涣散。马志宏和县委一班人组织开展了‘转作风、抓发展,大干150天’活动,以重德才、重基层、重实绩的原则,采取轮岗交流、提拔任用等方式,分期分批调整任用了一批干部,在全县树立了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用人导向,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清、劲足的干事局面。”

“马书记做事总是以百姓利益为先。”西吉县信访督办局高文君说,马志宏去年6月12日到任,6月20日就依法果断处置了“6·20”吉强镇高同农家乐故意伤害致死案群体上访事件,之后成功化解了什字乡妥志宝、田坪乡田可显等6件信访积案和沙沟摩托车单方事故致死案引发的“封路”及今年“3·12”沙沟交通事故引发的“抬尸”群体上访案,依法快速打击了唆使和挑头闹事人的不法行为,消除了不良社会影响。

当时,“6·20”案受害者家属聚集30余人到西吉县委、政府上访。马志宏接访时,语气诚恳地把他们迎进办公室,从法律、赔偿程序、情理等方面做思想工作,并全程督办处理工作,直至问题依法解决。事后,受害者儿子袁建宁感叹:“西吉在‘信访局’里增加了‘督办’两个字,为啥?就是督促办理。天地之间有杆秤,谁心里有俺们,俺们清楚着哩。”

两字之差,天壤之别,一项德政,50万民心。

如今,西吉设立了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县级领导每天坐班接访、包案化解,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西吉县信访督办局一年来共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83件2206人次,立案交办148件,办结119件,到期办结率达94%。

马志宏在百姓中间有口皆碑,但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他总对自己的“缺位”隐隐自责。

马志宏扎根固原7年多,若不是川区口音,人们几乎忘了他的家安在300多公里外的吴忠。

记者采访马志宏的司机惠旭东,惠旭东讲了3件事:“去年8月,书记的儿子结婚只和亲家见了个面、吃了个饭,对外一桌酒席也没摆。当时县里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连县委办公室主任都不知道,书记不让我告诉任何人。”

“有一次他二哥出了车祸,在医院里昏迷了3天后,他才回去。也只是到医院里打了一头就匆匆赶回西吉,县上的事等着,没时间陪。”

“书记的老母亲80多岁了,由老家几个姊妹兄弟轮流照顾。有一次老人住院一周,家人怕影响他工作,没告诉他。每次他跟母亲通完电话后,眼圈都是红的,说自己不孝,愧对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