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改革创新思政课 立德铸魂育新人

2019-06-06 09:28:33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作者:

历史课谈洋节,数学课讲太钢,语文课聊战狼,政治课说援疆……中小学全学段13个学科,科科都有思政内容贯穿。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从家庭到社会,太原市普遍开设的“时代新人思政课”不仅很有料,而且很有趣。

“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一年多来,太原市“时代新人思政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构建起思政育人的多元渠道。特别是将“时代新人思政课”融汇于太原打造“新时代奋斗者之城”的系统性实践中,脚踏实地的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政课改革创新之路。

2019年4月24日,马克思书房开展小小马克思活动。

看点一: “埋种子”

让思政课成为塑造人格的有效载体

2017年11月2日,太原市启动“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引发“怎样培养时代新人”的思考。聚焦青少年、从学生抓起,很快达成共识。而课改的要点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2017年11月14日,太原设立“时代新人思政课”,选择具有近百年历史的红色学校太原成成中学作为试点,开始改革破冰之旅。

郭永超,太原成成中学语文教师,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先导者。接到课改任务时,时逢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奖”电影《战狼2》正在热映。“接地气、接天线”,于是他把“战狼是谁?他在哪里?”定为主题。自然,这堂课成为了太原首场思政课改的公开课。

“在中学开设思政课,就像是在应试教育的大海上架一座跨海大桥,会有狂风巨浪各种阻力。”改革之初,郭永超面临来自家长、学生的重重阻力。学生和他直言“不用弄这了,太耽误时间”。家长也说他“不务正业”。

郭永超也有困惑,但出乎意料,课堂效果出奇的好。“我终于可以不用再讲‘正确的废话’。”

教育是润物无声,郭永超则认为“思政课要重锤响鼓的敲,要掷地有声。”至于家长对成绩的担心,郭永超认为,“一味追求分数,其实是没有分数。把人格塑造起来,精气神有了,分数自会水到渠成。”

张晓春,太原成成中学历史教师。“扶摔倒老人是发善心做蠢事;有钱最重要,成为明星才是名利双收……”以往授课中学生的反馈至今仍让她心有余悸。“信仰的缺失,将意味着我们会失掉民族之根。”张晓春便以《信仰的光芒》为题,和学生畅谈信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课堂上国歌声中,张晓春告诉学生,“一个国家没有信仰就意味着被吞噬,我们民族历经磨难,再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打击。”事实言传胜于说教,课后学生追着张晓春道歉,“老师对不起,我以前的想法实在太幼稚了,太不应该了。”

在张晓春看来,教育不能只看到“有”的东西,更要看到“无”。思政课的“无”就是“埋种子”。“我们不能小看种子的力量。随着年龄增长,其作用会越来越显化,人格才是承载青少年成长的容器。”

太原成成中学语文教师郭永超正在上思政课《今天我们做怎样的青年》。

看点二: “找关联”

让思政课成为润物有声的趣味殿堂

太原全科实践在全国首开先河。改革就意味着推陈出新。文科课堂思政内容的成功显而易见,那么理科呢?太原各中小学教师实践给出的答案是“能”。创新设计理念、教学方法,重组课程资源,太原探索出一条全员、全科、全学段、全市学校参与思政课的有效路径。截至2018年12月,全市精选优秀思政课294节,涉及全学段13个学科。

“孩子们,谁能告诉老师,老黄牛和老师有什么区别?”难以想像,这是一堂数学课的开场白。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数学教师孙晓红选择从简单有趣的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

六年级学生一群11岁的孩子,答案让人啼笑皆非,“老师会讲课,黄牛不会”,“黄牛会耕地,老师不会”。公开课上笑声四起,而孙晓红则认为孩子们的思考很好。“问真,善思,再到真相美,这就是数学的核心灵魂理性思维”。

课堂上,孙晓红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国旗上五角星是多少度”“红领巾角是多少度”。从数学概念延伸到国旗,再到民族自豪感,衔接极其自然。“思政和教学并不冲突,数学也要讲道理,也更讲求真善美。”孙晓红说。

太原市实验小学赵江也是一名数学教师,他侧重于引领学生热爱家乡。讲解小数点时,他以太钢研发“手撕钢”为例。“‘手撕钢’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箔材,只有0.02毫米,在此之前,该产品因工艺控制难度大,只有两个国家可以生产……”学生们集体发声,“‘哇’好厉害呀!没想到太钢这么高大上。”

太原五十三中政治教师李星婷以山西文化为核心,为高中学生上了一堂《厉害了,我的文化!》。内容设计上以感受山西文化之“流”、寻山西文化自信之“源”、明当代青年之“责”为线索,培养学生树立山西文化自信,传承担当精神。

太原师院附中政治教师梁爽用同学从军入伍和自己援疆的经历,为学生讲述身边真实的励志故事,让学生思考探究每一个“心想事成”背后隐藏的原因,守护祖国边疆的艰苦以及艰苦条件下的责任担当让很多学生流了泪……

全新的课堂,让同学们开始重新定义自己、认识这个时代。人为什么要活着?如何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时代新人思政课”告诉了他们最精彩的答案。据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95.8%的学生成了“时代新人思政课”的“真爱粉”。

太原市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梁宏宇说,“时代新人思政课”关注人、关注实践、关注问题、关注意义,在教学内容、素材选择和方法创新上,以山西、太原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为背景,以奋斗着的时代新人为榜样,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求接地气、接人气、接时代之气。

2018年6月29日,太原市召开“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现场会。

看点三: “定坐标”

让思政课成为全社会立德铸魂的焦点

太原“时代新人思政课”不单单是一堂课,而是整座城市“育新人”的系统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正在形成。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太原以思政课为切入点,将整个社会作为了育人大课堂。而这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

2018年春秋两季,太原市700余所大专院校、中职学校和中小学校共50余万名师生,通过网络共上“开学第一课”,集中观看太原市“时代新人说”大型讲述活动。

课堂上,时代新人现身说法。山西大学的“单臂少女”高思恩来到山西省实验小学,讲述自己在苦难中磨砺、在风雨中奔跑的励志故事,让同学们明白,只要奋斗就能跑出青春速度。民警任飞潜心9年,研制出能够检测地沟油的试纸条的故事,深深触动了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她让妈妈带她来到任飞的单位,看任飞做实验。回到家后,她用拼音拼出了700多字的作文,题目是《任飞叔叔的独门功夫》。

学校外,公交车、出租车、楼宇移动电视、户外海报大屏上,时时可见时代新人的形象。爸爸妈妈是时代新人,老师是时代新人,邻居、同学是时代新人……“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最伟大”,时代新人的主体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

“原来马克思是个大胡子爷爷……”,在全国首创的太原市图书馆“马克思书房”,这位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不再遥不可及。书房开放300多天,接待读者10万余人。每周两次的书房课后,“时代新人”都会“圈粉”无数。依托书房,太原市还启动实施了培养“小小马克思”行动计划。

良好的氛围下,学生从听时代新人讲述、感受身边时代新人、寻找时代新人,到自觉成为时代新人,良性循环自然而成。

2018年暑假开展的“共创文明城市,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中,全市7万余名中小学生从自身做起,影响带动家人及身边人,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太原面向全国开展的“时代新人”征文大赛,历时半年活动吸引了80多万名大中小学生参加,覆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学生们的笔下,有至爱亲朋、摆摊小贩、快递小哥,有食堂保洁员、非遗传承人等。一张张试卷、一篇篇作文,拓展了“时代新人”思政课的阵地。太原市委宣传部将与《中国青年报》联合开展寻访活动,展示学生笔下的普通奋斗者,记录学生的感受和变化。

如今的太原,“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正在成为整座城市的新风尚,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太原市正在走出新的坚实的步伐。(图片由太原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