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兴村绘就美丽画卷 真情为民铸就幸福家园

2024-07-02 11:23:38 来源:原创 作者:侯耀强 张如愿 责编:李鹏云




                   
       (政通纪实新闻网)在大宁县太古镇西南部的黄河岸畔,有一个美丽如画的小山村——仪里村。盛夏季节,我们漫步在这里的村旁巷陌,田间地头,只见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苹果园散发着醉人的芬芳,一条条宽阔平坦的产业路纵横交错,一个个温馨宜人的农家院错落有致,一处处古朴典雅的旧窑洞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山水民宿充满诗意,锅碗瓢盆交响着生活的旋律,满脸笑容的村民们在村头的大槐树下聚集,乘凉聊天、休闲娱乐,那悠然自得的场景令人心生向往。
              
     仪里村辖上仪里、下仪里、后坡、里仁坡4个自然村,共有241户595口人,其中监测 10户24人,脱贫户 35 户 59人。现有耕地面积3000余亩,包括红富士苹果园  1000 亩、宁脆苹果 128 亩、花椒400亩。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特色产业、养殖业、外出务工为补充。2014 年实现整村脱贫。近年来,仪里村两委班子和县委宣传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始终坚持以改善村容村貌激发村民致富热情,以崇德向善凝聚乡村文明创建合力,以苦干实干提振干部群众信心,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树立了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
                            户户迁新居  入住“金窝窝”
      走进 81 岁的低保户冯改凤的家中,小平房里被收拾得一尘不染,整洁有序。老人笑容满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仪里村委会主任贺三红欣慰地告诉我们,截至2020年,全村112 户 265名群众全部告别了“穷山窝”,住进了这样温馨舒适的新平房。
                     
          曾经,仪里村深藏于大山之中,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生存条件恶劣。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增收难等诸多难题,如沉重的枷锁,束缚着憨厚朴实的仪里村民。那时候,全村人蜗居在村子下面阴暗潮湿的老旧土窑洞里,每逢暴雨,窑洞进水,全家人只得手忙脚乱地用脸盆刮水,过着提心吊胆、苦不堪言的日子。祖祖辈辈守着大山里的“穷窝窝”,村民们在贫困的泥沼中艰难挣扎,日夜渴盼着能过上吃穿不愁、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2017 年,仪里村两委班子和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坚决贯彻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尤其是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村民们住进了崭新的平房,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盼了大半辈子,终于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从土窑洞搬进了新平房。我虽患有脑梗、行动不便,但月月有低保,看病全报销,过得很开心,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谈起如今的幸福生活,仪里村民史喜荣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然而,易地搬迁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为了让搬迁出来的村民“稳得住”,村两委班子和县委宣传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配合县交通局实施道路改造和街巷硬化工程,将水泥路铺到了家家户户的大门口,与此同时积极配合县水利局的技术员们不辞辛劳地翻山越岭寻找水源,起早贪黑铺设水管,新修蓄水池4 个,彻底解决了村民们“饮水难”的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农民获得一套新房、更换一个生活环境,更意味着拔掉穷根,从此踏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改变生活方式,迎接全新的未来。如今的仪里村民,正阔步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上,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
 
家家务苹果  收获“金元宝”
 
“去年苹果价钱高,销路好,我们村的果农收入在 10 万以上的户占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今年我们更有了心劲了。”正在给果树锄草的苹果种植大户燕颜平兴奋地说道。

            
他家共有 30 亩红富士苹果,其中 25 亩已进入盛果期。去年苹果产量达到 2.8万 斤左右,最高卖到每斤3元,最低也卖到了 1.6 元,纯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2 万元;2023 年,他在县果树中心技术员的指导下,开始嫁接栽植发展大宁宁脆苹果450 株。仪里村还有燕栓家、王宝辰、白立新、燕军红、王保科等苹果种植大户,去年纯收入均在 10 万元以上,其他果农大部分收入也在 5 万元左右。
“我们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村民发展苹果产业,组织我们苹果大户前往宁夏参观学习苹果精细化管理技术,纠正了我们在果园管理方面存在的误区,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燕颜平感慨地说。
       据仪里村党支部书记贺三红介绍,他们每年都会组织果农外出参观学习,并邀请县果树中心技术员进村传授技术。通过加强果园科学管理,培肥土壤,实施精细化管理新技术,生产出的“红富士”苹果形正、个大、色艳、味美,深受果商青睐。目前,全村共发展优质苹果树  1085  亩,栽植嫁接大宁宁脆苹果 128亩,可带动 200 余人季节性务工,增加收入近 20 万元。
 
    “今后我们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聚焦产业提升,始终坚持把大宁宁脆苹果产业发展作为果农致富奔小康的根本支撑  在巩固原有  957 亩苹果的基础上,继续新增 128  亩大宁宁脆苹果树,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真正让苹果成为果农致富增收的金元宝。”大宁县委宣传部帮扶仪里村驻村第一书记贺建虎信心十足地说道。
 
打造文明村  争当“星级户”
       在第三届道德模范姚秀梅的家中,我们看到屋内灶具摆放有序,庭院宽敞干净,柴火摞得整整齐齐,庄户人家特有的温馨气息扑面而来,这正是仪里村开展文明村建设的生动写照。
 
   “我是村里报送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今后不仅要在孝敬老人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在村级文明建设中也不能落后,不管农忙农闲,家里的卫生一定要搞好,村里的义务劳动一次都不能拉下。”姚秀梅一句朴实而坚定的话语,掷地有声。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仪里村严格按照县委宣传部报送道德模范的评选办法,精心实施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去年报送的一名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成功入选,同时,共评选出 10 星级文明户3户,在全村营造了以“星”为荣、创“星”争“星”的浓厚氛围。同样,村里的党员干部和星级文明户在参与集体公益事业、改善村容村貌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经常清理垃圾、打扫卫生,树立了志愿服务的标杆。

     
    仪里村还成立了矛盾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确保群众利益延伸到哪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覆盖到哪里。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还多方筹集资金进行整村提升,在街道两旁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28 盏,新建垃圾池4座,为农户新改建厕所4座,修建休闲文化广场280平方米,并配套安装了健身器材。每到夏夜,妇女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健身锻炼,处处展现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气象
                           
    “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卫生改善了,家家户户每天打扫房前屋后,妇女们也变得更加勤快了,农闲时间刨药材,打酸枣,一刻不停歇,我们仪里村的村风民风明显好转了。”仪里村妇女主任激动地说。
“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经过仪里村两委班子和县委宣传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村民们以前聚在一起打麻将的不良风气全面改变,人们农忙时在果园和庄稼地里辛勤劳作,农闲时学习科技知识,科学种田年年高产,致富热情空前高涨。村里购置运输大车3辆,家用小汽车40辆,三轮车35辆,摩托车20辆,家家户户宽敞明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个绿树成荫、欢声笑语、村风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犹如黄河岸畔的一颗璀璨明珠,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为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今后的工作中,仪里村两委班子和县委宣传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将带领村民们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举措,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责编  李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