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写在脸上 感动留在心里——大宁县太德乡堡村见闻录

2021-07-22 17:43:47 来源:原创 作者:侯耀强 责编:李鹏云

        政通纪实新闻网讯(侯耀强)盛夏时节,走进地处“万亩垣”的大宁县太德乡堡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街巷、一盏盏整齐明亮的路灯、一排排富有特色的文化墙,一阵阵现代文明气息扑面而来;徜徉在田间地头,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一幅幅醉人的乡村田园风光展现在眼前。谈起这些变化,一位70多岁的老人高兴地说:“我们村的选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人到村,心到户,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好事,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村委大院真干净,绿树掩映好环境
       
       言为心声,从老百姓满脸喜悦的笑容中,我们感受到党员干部们务实创新的作风、勇于担当的精神已经铭刻在人们的心目中。在堡村文化广场的凉亭里,记者通过与村民们近距离接触,了解到他们驻村帮扶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俯身下沉,做群众眼中的“知心人”
       去年底,堡村党支部成功换届,由选派干部许毅平担任党支部书记,李昕钊任副书记,今年五月中旬,大宁县委党校刘东红任第一书记,带领工作队队长冯旭平、队员冯国山进驻堡村开展帮扶工作,他们密切联系村级两委干部群众,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堡村辖有8个自然村总面积18253.7亩,耕地面积8742亩,共有447户1240口人。截止2019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为146户436人。这里虽然垣平地广,土壤肥沃,但农户因循守旧,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勉为温饱,群众生产生活内生动力不足,乡村整体发展缺乏活力,成为选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所面临的挑战和课题。
 走访调研摸实情,群众需求记心上

       为了找准多年来贫困的症结,他们首先从调查研究入手,刚到村里的一个多月时间内,每天中午和傍晚,村民们陆续下地归来后,他们就会逐户走访,坐在炕头上和村民面对面、心贴心,拉家常,了解村情民意,倾听民情民声,询问百姓需求,在绿树掩映的乡间小道、在温馨惬意的农家小院,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果园,到处都留下了他们足迹,洒下了他们的汗水
       经过多次奔波调研,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深入研究、认真分析、逐步摸清了全村的实际情况后,立即组织召开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讨论,盘算集体资产收益,严格制定近期产业发展目标,认真规划远景蓝图,使村委班子成员的工作状态从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全面配合,干群团结了,人心凝聚了,信心更足了,为以后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
 看望慰问老党员,排忧解难暖人心
 
富民兴村 做群众致富的“引路人”
       盛夏六月天,绿染“万亩垣”。太德乡堡村有机蔬菜休闲体验园内,嫩绿的黄瓜、紫色的茄子、鲜红的辣椒挂满枝头,尤其那一颗颗酷似小时候记忆中的“原味西红柿”,吸引了县城的市民相约前来品尝。一位退休老干部说:“夏天来到太德垣上,风景优美,空气新鲜,既释放了心情,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快乐,而且采摘了不少有机蔬菜,真是一举两得,其乐无穷。”
 有机蔬菜管护人,精心作务洒汗水

       建设有机蔬菜休闲体验园是选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精心谋划的项目工程,他们根据堡村海拔高、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空气新鲜无污染,距离县城较近,适宜种植有机蔬菜的优势。由太德乡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施,流转土地30亩,搭建围栏600米,搭建休闲木屋一间,种植有机蔬菜十多种,全部使用农家肥。种植模式采取五位一体,六个统一的办法,村委+合作社+技术指导+农户+领种人,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并把种植基地分两种模式实施,80%由有意愿的城乡居民领种,20%由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种植。城乡居民领种的耕地每份领种费1000元,水电、底肥、农药、种籽、有机费免费供用,种植管理用工由领种人与农户签订协议并负责支付务工费用。合作社统一种植的耕地,合作社优先与有劳动能力的土地流转户签订务工协议,划分地块由专人负责管理,与绩效挂勾,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化,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
 稚嫩小手捉害虫,儿童从小爱劳动

      谈起靠特色产业致富的事儿,堡村花菇种植产业带头人冯军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多亏了选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关心支持和帮扶,我家种植的花菇远销外地,去年一次性卖出300斤干品,收入了8千多元,今年我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收入3万元”
       前几年,冯军平夫妇种着几亩玉米,年收入几千元,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支部书记许毅平上任后,了解到他有种植花菇的想法,就积极争取贷款,并带着他去中国夏菇之乡交口县参加花菇栽培技术培训,鼓励他种下第1批花菇菌棒,花菇销售季节,许毅平又进县城、下临汾联系销路,手把手地教他利用微信平台联系外地客户销售产品,让冯军平吃了“定心丸”。后来,冯军平又扩种到两个500平米的花菇大棚。如今,冯军平的花菇产销两旺、供不应求,仅此一项,他家年收入近5万元,还带动本村13人务工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今年,堡村党支部决定以冯军平作为示范户,继续扩种20个花菇大棚,带动10至20户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花菇大户冯军平,夫妻携手奔小康

       他们还充分发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为民作用,只要是涉及村里的小型工程全部由村股份经济合社组织参与实施, 村里68人劳务收入达10万余元,实现稳定增收快速致富。
 
文化惠民 做群众心中的“红火人
       堡村村委会主任贺建新说:“现在的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了之后,大都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选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多方争取5万元体育设施,组织了一支堡村威风锣鼓队和广场舞蹈健身队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六乱”整治措施硬,环境面貌大变样

       堡村深入挖掘传承历史文化,利用红军东征战斗遗址开展 “追寻红色基因,重走革命之路”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打造红色旅游文化示范基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1936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东征回师陕北,途径大宁,与阎锡山的晋军和国民党中央军在大宁进行殊死战斗,其中,堡村崾阻击战整整进行了一天,牺牲了100余名红军战士和两位红军高级指挥员,粉碎了国民党中央军和晋军企图抢占黄河渡口,截断红军回师陕北的目的,为主力部队赢得了渡河的宝贵时间。
       我们采访的那天,正好村里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周例会和六乱整治动员部署会,党员干部们坐在一起认真学习党史知识,观看堡村崾阻击战影视短片,会议气氛热烈、党员们受到了深刻的历史教育。会议结束后,20多名妇女身着鲜艳的统一服装,满怀喜悦跳起了扇子舞,老人和孩子们一边尽情欣赏表演,一边使劲鼓掌点赞,偌大的文化广场上,舞姿翩翩、歌声嘹亮,掌声不断,一派节日般的喜庆气氛。
跳舞唱歌表心情,幸福全靠共产党

       为了彻底改善人居环境,他们按照“农村六乱整治”工作要求,对全村整体进行规划,争取资金400余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修建围墙2890米,整修了两个蓄水池,铺设街道760米,整修排水池2308米,争取资金70余万元,并对全村187户进行了无害化改厕。同时,建立了“爱心超市”积分卡奖励机制,开展了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内生动力,村民们人人打扫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个个参与集体公益事业,村里的环境面貌变好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水泥道路进了户,出门办事真方便

       “选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以村为家,以民为亲,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用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我们致富奔小康操心劳神,奔波劳碌,值得点赞!现在我们村的变化有目共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文化活动有声有色,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村民收入明显提高,有这样的好干部,是堡村人的福气。”一位老退休教师高兴地说出了心里话。

       责编:李鹏云